自闭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天才儿子金晓宇感动全网,不仅是杭州版 [复制链接]

1#
▲《杭州日报》报道截图。图/某社交媒体截图这两天,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被一篇“天才儿子”的故事给刷屏了。文章题为《杭州男子从殡仪馆打来能不能写写我们的天才儿子》,是位老父亲金性勇的自述。他说自己的儿子金晓宇很不幸,小时候一只眼睛因为事故失明。到高中的时候突然退学,随后精神出现状况,也有了暴力倾向,被诊断为躁狂抑郁症。金晓宇很聪明,高中基本没上过,但高考成绩却只差一本线3分。看上去命运似乎迎来转机,然而这抹亮色转瞬即逝:二本志愿学校将档案退回,因为档案里记录了晓宇高中时不守纪律、缺课;七转八转进入树人大学,但也因为病情退学了。至此,父亲为金晓宇下了一个判断——“我知道这孩子与学校从此无缘了”。原本金晓宇的人生可能就此被苦闷、琐碎、无奈等关键词所包裹,没想到却出现了绝难预料的一幕:金晓宇疯狂地自学外语、大量阅读,并走上了翻译的道路。10年里,金晓宇翻译了22本书,有英文也有日文,横跨小说、电影、音乐、哲学多个领域。最近,他新翻译的《本雅明书信集》也要出版了,从书名就不难看出其学术能力和外语水平。▲网友对金晓宇的翻译作品《船热》进行评论。图/某社交媒体截图从一位身体和精神均有些状况的孩子,一跃成为专业、深奥的图书译者,这无疑非常励志。因此,这个故事也被称为“杭州版的《美丽心灵》”。不过,这个故事最打动人的,未必只是天才的高光时刻,还有一个平凡家庭的坚韧付出。正如文章标题里的张力——“殡仪馆”和“天才儿子”,预示了这个故事有着事关生死的沉重。在殡仪馆里的是儿子刚刚去世的母亲,她一生都在想办法“拯救”金晓宇,她一心炒股是为了给他存钱,而金晓宇翻译的机会也是母亲在同学会上了解到的。母亲后来得了阿尔茨海默症,金晓宇却似奇迹般地“康复”了,无微不至地照顾母亲,从来不对妈妈发脾气。真实的人生,当然不会有影视剧里的圆满。妈妈走了,没有看到金晓宇的新书出版;金晓宇也并没有完全康复,正常大概也只是翻译新书和照顾母亲双重压力之下,致病因素被暂时抑制。故事的讲述者同样是了不起的,这是一位不愿放弃儿子的父亲。他打电话给媒体,问“能不能写写我们的天才儿子”。从中,我们不难理解一位老父亲的复杂心曲。作为父亲,他希望用一种方式,能让儿子的后半生有更好的着落。而社会的知名度,或许也会让儿子未来的路能够平顺一些。真实的生活,永远蕴含着最动人的力量。朋友圈刷屏的背后,是我们很多人都被这个真实的故事打动了。这是人心相通的共情本能。▲杭州日报关于金晓宇的报道。图/杭州日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