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能力,对于孩子掌握自理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虽然强迫孩子进行训练来提升孩子的动手能力是一种方法,但其效果与对孩子的影响,却远不如孩子自发地参与训练的成果。因此,如何有效的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也成了令家长们苦恼的问题。所以,本次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相关的建议,希望可以帮助到家长们。
对于能力较弱的孩子,我们家长可以从孩子的手指入手。像简单的握拳动作(如孩子不会家长可以进行辅助),然后慢慢让孩子可以控制握拳、放开的速度。与此同时,在手部活动中,我们最常用的就是大拇指与食指,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家长还可以多陪孩子进行拼图游戏、积木等需要捡起东西的游戏,或是进行捡东西、拿东西的练习。
后续,随着孩子的能力提升,我们家长可以在日常活动或是游戏中挑选可以锻炼孩子手部灵活性以及控制的活动。比如,想要提升孩子的手部灵活性,那么我们可以选择教孩子折纸,开始时我们家长在每次教孩子时只教一个步骤,当孩子掌握后,再教下一个步骤,在孩子掌握所有步骤后,家长再教孩子按照顺序将所有步骤连起来,最后折成一件成品。
而孩子对于手指的控制,我们家长可以选择教孩子画画。但在此之前,我们家长先要教会孩子正确握笔的姿势,在此基础上,我们家长可以鼓励孩子用笔在纸上随意发挥。当孩子对画画没有抵触情绪后,我们家长就可以开始教孩子画一些简单的点或线,在孩子对手指有一定控制后可以教孩子画一些简单的图形(方形、三角形、圆等)。
同时,随着成长,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事情都可以成为锻炼孩子动手能力的活动。如拉/提较重的物品、端水盆、搬椅子、开抽屉等活动,对于整体发展较弱的孩子都有着一定的锻炼效果。并且,在生活中常见的抓握/拿放/抛扔/推拉物品、玩玩具、用勺吃饭、叠衣服、洗手/洗脸、刷牙等活动,对于孩子的动手能力来讲,都有一定的锻炼意义。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时,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我们家长要尽量让孩子自己完成,即便孩子的能力还稍有欠缺,我们家长也要鼓励孩子自己完成,只在孩子实在完不成时给予辅助,这样也更加有助于提升孩子的动手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存在运动发育问题(肌张力高或低),那么我们家长一医院或专业的机构进行评估咨询,根据专家的建议进行对孩子进行训练,切勿盲目对孩子进行训练,避免出现加重孩子问题的情况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