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自闭症儿童的干预训练 [复制链接]

1#
孤独症支援网
  自闭症孩子的干预训练主要包括4个部分:


  ①基础学习技能


  ②学习能力


  ③自理能力


  ④运动技能


  要学习的项目这么多,当然不可能同时进行,那么家长就需要结合医生和康复治疗师的诊断以及评估结果,遵从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实际水平分阶段进行。


  我们将需要学习的内容大致分为初级阶段、中级阶段、高级阶段。每个阶段所学的内容、针对的训练目标也各不相同。


  同时,家长在给孩子做训练计划时也要循序渐进,同时还需要根据孩子实际的学习情况做好训练计划调整。

 2、教育态度保持一致


  这样做的原因主要有2个:


  一方面,当孩子在进行某一训练时认为很难,哭闹逃避,这时我们对孩子的态度也一定要保持一致。


  因为一旦出现分歧,这时孩子就会观察,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一方来保护他。这样就很不利于孩子的康复训练。


  另一方面,是因为自闭症孩子的分辨能力较弱,如果家长之间对孩子的态度和要求标准不一致,会让孩子无所适从。


  长期如此,孩子会在不同家长面前有不同的行为表现,训练效果相互抵消。很难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规范,严重影响家庭训练的成效。


  孩子在进行某一训练项目前,家庭成员间要彼此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并按统一的目标和态度去要求孩子。

 3、随时随地干预


  有些家长认为只有桌面教学才是真正的干预,结果白白浪费了孩子大把的康复时间。


  正如学习不只是在课堂上一样,正确的干预训练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展的,而医院专业训练的延伸。


  其实,从孩子醒来那一刻就可以开始训练了,吃饭、穿衣、外出……可以是干预训练的好时机。

4、训练难易程度比例适中


  心理学有个研究:


  一件事能轻松做到,大部分人都做;


  勉强能做到,大部分人会努力做;


  非常难做到,大部分人会直接放弃。


  孩子也不例外。


  对于自闭症孩子来说,他们也需要难易搭配才能做得更好。一般考虑二八分。即容易的训练占8成,难一点的训练占2成。

 同时,在选择训练项目时,还要考虑这3个方面:


  首先,这件事是孩子在生活中必须要掌握的吗,对他以后的生活是有帮助吗?


  其次,孩子目前是否具备学习这件事的能力?


  如果他目前还不具备这样的学习能力,家长则要考虑降低学习难度。


  最后,如果要学习的很复杂,家长可以采取目标分解的方法。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