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儿童致残的首要原因之一,对家庭及整个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ASD的发病原因相当复杂,涉及一系列遗传及环境高危因素;其中,很多研究对后者进行了探讨,并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发现。
然而,通过分析来自五个国家超过两百万人的人群数据,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所SvenSandin博士及其合作者发现,ASD的遗传度为80%左右。这意味着遗传效应可以解释ASD发病风险的大部分差异,对于人群罹患ASD的作用远高于环境因素。
此外,母系效应(maternaleffects)对ASD发病的作用微乎其微,不同地区之间ASD风险差异的来源可能存在轻度不同,而经典孤独症(autisticdisorder)的情况与ASD相似。
本项研究于7月15日在线发表于JAMAPsychiatry(最新影响因子15.)。
研究简介
研究者指出,针对ASD病因及发病机制的探讨已持续了半个世纪,但目前争议尚存,包括遗传及环境效应在发病中的比重。事实上,此前尚无研究者在一项大样本研究中同时评估各类效应对ASD发病风险的影响。
在这一背景下,研究者针对丹麦、芬兰、瑞典、以色列及西澳大利亚五个国家和地区年1月1日至年12月31日之间的完整出生队列展开了探讨,评估了加性遗传效应、母系效应及共享/非共享环境效应在ASD发病中起到的作用。
图1家庭成员间ASD发病风险方差的ACME模型;A加性遗传效应;C共享环境效应;M母系效应;E非共享环境效应(BaiD,etal.)
研究共纳入了2,,人,对其随访至16岁,其中22,人被诊断为ASD。
分析显示,五个国家和地区ASD遗传度的中位点估计值为80.8%(95%CI,73.2-85.5),从芬兰队列的50.9%(95%CI,25.1-75.6)至以色列队列的86.8%(95%CI,69.8-)不等。对丹麦、芬兰、瑞典进行汇总分析,上述北欧国家的ASD遗传度为81.2%-82.7%。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母系效应与ASD患病方差的相关性微乎其微,作用仅为0.4%-1.6%。
就整个样本而言,共享环境效应对ASD发病风险的影响很小。然而,在芬兰及西澳样本,共享环境效应似乎也扮演着一定的角色,提示不同地区之间的ASD风险方差来源可能存在人群层面的轻度差异。
表2以色列及西澳样本的ASD风险方差组分存在差异(BaiD,etal.)
对于经典孤独症而言,加性遗传效应、母系效应及环境因素在发病中所扮演的角色与ASD相仿。
环境因素对ASD发病风险的作用似乎显著低于遗传因素,但所得到的公众和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