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dquo我吼10句不敌老师1个眼神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白殿疯眞棒 http://m.39.net/pf/a_5061112.html

前两天,在一个孩子的检核会上,家长问了一个问题:“老师,为什么孩子在这表现的不错,在家就完全不听指令了?”

我曾经遇到过很多家长,都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老师说一句话,孩子就乖乖照做,在家妈妈喊几十遍都不好使?不仅仅是自闭症孩子,普通孩子也是如此。

一开始,家长会怀疑,是不是我泛化没做好?但是有时候孩子在家里也会做,这又是为什么?

13岁的明明在一所特殊教育学校读4年级,这几天语文学了几个生字,上课的时候老师会安排练习,放学后也会留下抄写的作业。让妈妈发愁的是,明明在家从来不好好写,十几分钟就能写完的东西,非要磨蹭到1个多小时,而且总是在书桌上乱涂乱画。

刚开始妈妈以为是明明没学会,不听指令,结果看到在学校的练习本,才知道孩子根本就不是不会,就是不在家做!妈妈每次喊明明十几遍也没用,只好告诉了语文老师。

可是明明在学校里总是表现很好,妈妈犯迷糊了,老师的要求可比自己难多了,为什么孩子反而不听自己的呢?

你是不是也曾遇到这样的问题,孩子在机构里做的很好,回到家以后就不做或者做的很少,甚至问题行为一大堆。以为是泛化没有训练好,但真的只有泛化影响孩子在家的能力吗?

为什么老师说1句比家长吼10句还管用?

01

老师的话到底有什么魔力?

孩子在学校机构与在家里的行为表现不一致,这个问题是需要引起重视的。周立明老师在之前与我们的分享中提到:行为本身,是没有“好”与“坏”之分的。所谓“好”行为和“坏”行为,是社会文化对某一行为在特定条件下的评价。

对于明明来说,在书桌上论涂乱画,是破坏性行为,是不好的,而写字,是一种学习行为,是好的。

周老师表示:学过ABA的家长都知道,孩子的行为(B)受不同的前提事件群(“前事”,A)和后果(C)控制。A有一个重要的前事条件,就是孩子本身的行为历史,特别是他与别人交往学习的历史。

所以,为什么孩子在机构和在家会有不同的表现?因为孩子在家里与家人打交道的历史,与在机构和老师打交道的历史是不一样的。

面对同样的任务,孩子在机构就听从老师的指令,遵守规矩,在家里就能逃则逃,调皮捣蛋,因为孩子在不同的条件和机会下,做出了不同的行为选择。

02

为什么孩子更容易听老师的?

老师和家长在对待孩子这同样一件事上,有什么不同呢?

1、老师更讲规矩,指令更明确

无论是在机构还是在学校,老师对待孩子的要求往往比较“严格”。做到了就是做到了,没做到就是没做到,老师不会因为孩子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或者逃避任务大哭大闹而妥协。老师们对于什么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