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的节奏感、构型力和感官的敏锐性
作者:川手鷹彦(TAKA)
关于“美的节奏”、“巧妙的构型力”、“细腻敏锐的感觉”,我想从治疗教育者的立场,试着说明一下。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自闭症儿童所表现出的诸多出人意料的才能,正是依托于他们卓越的节奏感、构型力和各种感官的敏锐性。
音乐:美的节奏
自闭症儿童的音乐才能,经常在各种报道中被提及,实例大多是有乐器演奏才能的孩子。但其实,这源于他们对声音和节奏的超常感受力,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耳朵的敏锐性。
就像才华横溢或技艺娴熟的音乐家所能做到的那样,自闭症儿童中有人能同时对两种不同的节奏运用自如(音乐中所说的复节奏或与之相似的节奏)。
美术:巧妙的构型力
自闭症儿童的美术才能也令人惊叹。健全儿即便有绘画、美术构型方面的才能,大多也会首先决定要表达的对象之后才开始创作。
与此相对,自闭症儿童在创作中,则表现得是在享受色彩、素材本身。因此,他们自由地表达,不受任何局限。如果有充足的树枝和珊瑚,不一会儿他们就能将整个房间覆盖,使之变成风格迥异的空间。
细腻敏锐的感觉
自闭症儿童能听懂鸟的话语,能感知电磁波的存在,能像猫一样在墙上行走,在满月和暴风雨之夜不眠不休……。
在诸多敏锐的感觉中,符合健全人社会的尺度和评价标准的,被冠以“超能力”之名;如果因其敏感所做出的反应和行为脱离了社会常识,则会被当作问题,在“治疗教育”的名下被矫正。
关于自闭症儿童的卓越性,幼儿时期的感觉一直没有失去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在近期医学、科学研究领域,有学者指出自闭症的遗传特征中可见前额叶的局部萎缩。但是,要想说明他们优秀的感觉和能力,反而可以推测其前额叶其他部分的发达。
本文版权属川手鷹彦先生所有,转载需获作者川手鷹彦授权。
年“鶑之郷”课堂:
3.7--3.12TAKA第三届言说艺术及治疗教育第2期(第一次课程);
6.14--6.18云鹤老师三年制“中国传统文化与太极道实修”课程
7.30--8.10TAKA戏剧夏令营《故事岛之三》(满额)
8.12--8.21TAKA第三届言说艺术及治疗教育第2期(治疗教育哲学、童谣、角色扮演);
.11月TAKA第三届言说艺术及治疗教育第3期(故事版块)
.12月TAKA“言说艺术及戏剧”专修课程培训(计划中)
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