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四个原则,九大策略破解自闭症孩子ld [复制链接]

1#
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837446.html

情绪失控的孩子需要的不是讲理,不是吼叫,而是需要被“理解”。

——嗨脑仁

“为了让女儿“冷静”下来,我试过把女儿锁在门外,也试过藏起来不让女儿找到,但方法用尽,依然没有好转,面对孩子的情绪风暴,我该怎么办才好?……”

在《超级育儿师》的栏目中,单亲妈妈马学琴与专家说着自己的诉求。

马学琴的家里,有一位十分活泼漂亮的女儿。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女儿出生后不久患上了先天性眼疾,无论远看还是近看,怎么都看不清。为了帮助孩子,马学琴听从了医生的建议,采取了干预手段。

每天下班,陪女儿串珠子,便成为了生活日常。并且为了达到效果,马学琴痛下狠心,“逼”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穿珠子”的任务。

因为,不完成,就没饭吃。

这样的操作,马学琴内心实则无比心疼,但相比于心疼,她深知孩子的未来更重要。

而她的女儿为了反抗,会扯着嗓门大声尖叫,满地打滚,甚至还会对马学琴拳打脚踢。

最后发现反抗失效,她只好趴在地上,抽泣着继续“穿”。令人无奈的是,由于眼睛的问题,她看不清,就会着急,一着急就会暴躁,暴躁到巅峰就会将珠子全部踢翻,这样的操作如家常便饭一般。

马学琴为了让孩子安静,也是招数用尽,最后面对着孩子的“发作”只好找专家求助。希望能让女儿的情绪尽快冷静下来。

No.1

孩子大哭大闹,需要父母的反馈

通过马学琴的案例,小编想起了《清华学霸教子经》里的一句话:

父母要明白,孩子小时候缺乏自制力,对学习等艰苦的事情,不主动是常态,主动是非常态。

“教育路上不要指望孩子自觉。”

但痛苦“逼迫“与快乐“放养”,也不见得是教育的最佳良策。尤其像马学琴的女儿,这种特殊的孩子,更敏感,也更容易情绪失控,那做家长的就要在适当的“逼迫”下,读懂孩子情绪背后的语言,并施以援手,及时反馈,才是最佳的方法。

就像《刻意练习》中就提到的那样:

不论你再努力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反馈来准确辨别你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以及怎么会存在这些不足。

对于特殊儿童来说,在机构需要老师,在家需要父母,这都是做出反馈的重要人选。

今天穿了多少珠子?今天安坐了几分钟?今天的会用筷子了,简直太棒了~(针对具体问题采取具体的夸奖形式)

以上种种都需要父母用心,并给予反馈,产生正向循环的效果。当孩子出现情绪问题时,也是如此。根据情绪分析背后的原因,给予反馈,而不是一味的将孩子往外推。

记得之前有很多父母说,在反馈之前,有个很大的门槛,就是如何读懂孩子的情绪?这种难如登天的事情我们如何做?尤其是闭娃,崩溃哭闹,随时都会上演,让父母简直摸不到头脑,搞不清楚状况,无计可施,也无可奈何。

其实,想要遏制住“情绪”这条恶龙,还是有方法的。重点是,父母要学会解码这些信号!

No.2

读懂孩子“情绪脑”背后的真正诉求

1、孩子的哭闹并不是故意找茬

当孩子哭闹时,很多父母的第一反应就是希望孩子尽快安静,并习惯于责备孩子是故意找茬!遇到这种情况时,哪怕孩子很快安静下来,但并没有读懂孩子崩溃背后的诉求,过不久还是会再犯。

就像上方案例中的一样,马学琴女儿的诉求是需要被理解,被关怀。由于身体上的限制,让她很无助,所以她的哭闹就是在寻求帮助,寻求理解,而不是故意找茬。

爸妈要知道,成年人有着成熟的思维逻辑和情绪控制能力,但孩子却不同,我们需要用孩子的视角去理解、去看待这个世界。

2、孩子的情绪需要被倾听,被回应

例如之前轩轩爸爸分享了一则视频,谱娃轩轩想奶奶,但却不知怎样表达,便开始焦虑、跺脚、想哭想闹。这时轩轩爸爸赶忙上前搂住了轩轩,并温柔地问道:“轩轩,有什么话要和爸爸说?”

轩轩说:“想奶奶!想奶奶!”此时轩爸盯着轩轩,耐心地说:“轩轩想奶奶了啊,爸爸知道轩轩想奶奶,那我们给奶奶打电话好不好?”听后,轩轩此时的表情顿时平静并快乐了许多,并喊着:“给奶奶打电话!轩轩想奶奶!”

其实,孩子露出烦躁情绪,很显然是想被看到,也是一种求助的表现。那父母要鼓励星宝诉说,并给予积极的回应,这样就能解决当下的问题了。

No.3

当遇到孩子“不合理“需求时,应该这样做

好的,通过上方我们理解了那些伴有七窍玲珑心可爱宝贝们的情绪诉求,那如何应对呢?我们往下看!

在进行今天的策略分享前,我们先回想下,我们是否真正的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诉求。

有时孩子的需求是获得某些事物;有时则是拒绝某件事物。如果不能理解他们的话,那我们很有可能会走入“家庭强迫模式”的循环。

“家庭强迫互动模式”描述了一个亲子双向强化的过程,家长无意间强化了孩子的问题行为,反过来又引发了家长的消极情绪,如此循环,直至一方获胜,拉锯行为才结束。

厌恶四步逃避条件作用序列,是其中最典型的模式:一开始,家长会提出一个要求,在提出要求之后,孩子会立刻出现问题行为。当孩子出现问题行为时,家长可能会撤回要求,伴随着要求的撤回,孩子也就终止了问题行为。

以此次疫情阶段的戴口罩场景为例进行说明:

这样的家庭强迫互动模式,如果在家中高频出现,会给孩子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

家长为了避免孩子的问题行为会逐渐不对孩子做要求,甚至会放弃对孩子做要求。那么孩子从一开始就失去了更多的学习和练习的机会。此后,孩子的强迫行为的频次会越来越高,情境也会发生的越来越多。

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使得我们的家庭系统陷入了一个恶性的循环,我们的亲子关系会变得更加紧张,家长的教养压力也会随之增加,并且随着整个发育和发展过程不断稳定,将扩散到更多的环境,例如学校、社区、交友等。

什么是不合理的要求

1.如何判定要求是否合理?

定义的尺度是合理、合乎原则,而不是家长或孩子的心情。绝对不能因为心情的好坏而决定是否满足。

2.除了树立原则,我们还可以考虑这么几个方面:

?是否危害孩子自己及他人的健康和安全?(如,吃太多零食、追逐打闹)

?是否有满足要求的环境条件?(如,特别想要的礼物能买到吗?)

?是否在家长的能力范围之内?

?是否是孩子自己力所能力的?(是否只是想偷懒?)

?是孩子的愿望还是孩子的需求?(固有需求不应拒绝)

?是否有其他紧急事项优先于要求?

3.以上是不合理要求的特征,那么现在来换位思考,孩子为什么会提出不合理要求?

?获取的动机(想要什么就会直接表达出来)

?逃避不喜欢和不愿意的事情

?自我中心的控制权和被满足的成就感(试图挑战家长)

?没有发展出换位思考能力——心理理论能力缺失

?不能考量要求的长线影响——联结能力缺失(不知道当前需求对后续的影响)

?不能考量要求的全局影响——联结能力缺失(不知道将对他人造成的影响)

看完以上分析,不知道各位家长有没有能够一点点地理解我们的孩子?因为他们确实太小了,不能从我们大人的视角去看待问题和要求。

那么,当孩子提出了不合理的要求之后,我们应当如何拒绝孩子呢?

坚持4个“不”

一、不要拒绝之后又顺从

二、不要说教

三、不要打骂(他们无法判断需求将会造成的影响)

四、不要用情绪逼迫孩子

9大策略

这些策略中,有一些很简单,但是有一些需要家长做一些准备才能实施。不管怎样,我们拒绝孩子的时候,可以根据不同的提要求情景来尝试使用多种策略并行。

①心中有原则,口中有原则

刚才我们已经学会判断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那么我们就需要让孩子知道我们的原则。

注意,原则不是光说出来就可以了,要以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表达。

比如,能做的事用“√”表示,不能做的用“×”表示。当孩子看到“×”的时候,就知道这是不可碰的原则、不可以通难过负向行为跟爸爸妈妈耍赖得逞。

对于技能较好的孩子,可以使用家庭公约的形式,将期待孩子达到的行为写下来。

②同理孩子的要求和感受

在开始拒绝孩子之前,可以用一些同理性的话语来帮助孩子有一个更好的感受。让孩子明白,其实家长是了解他们的情绪的。

如:

“我知道你……,爸爸一样想……”

“我也会想,要是……就好了。”

“我能理解你有点难过。”

③反话正说

作为家长,我们要少对孩子说“不”的指令。多对孩子说正向的话,既方便孩子接受,也可以帮助转移注意力。

④实话实说

当然,有时候拒绝孩子并不需要这么的迂回。实话实说,其实是想让孩子站在他人的视角考虑问题,这样就帮助他发展了心理理论能力,让他学会观察别人的感受和需求,而不是仅仅只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