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用爱照亮这些星星的孩子做好儿童保 [复制链接]

1#

他们是这样一群孩子:

在沟通交流的世界里,

似乎有着一套不被常人所理解的

来自遥远星球的思维模式,

孤独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他们像星星一样纯净,像星星一样孤独。

你愿意了解他们吗?

他们有哪些不同

患有自闭症的儿童,从行为、语言、思想上都与正常的孩子有所不同。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孤僻、不擅长交流。与其他孩子的内向不同,由于大脑的发育异常,而导致的一种先天性的心理疾病。

●社交障碍

自闭症孩子与人缺少经常性的眼神交流,不与人对视,在排除不存在听力问题的情况下,叫名字不回应;与同龄孩子存在社会交往障碍;日常生活中,不听从指令。

●语言表达障碍

孩子2岁还不能开口说话,回答只会重复他人的问话,自己不会组织语言;不能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只会拉着大人的手去完成。

自闭症患者中大多数人有语言交流的障碍,使用的词汇量有限,即使会说话也不愿意经常与人交流。

●兴趣狭窄,行为刻板

兴趣比较狭窄,可能只喜欢某种东西,喜欢自转、看旋转的东西或踮脚尖走路,常常做出一些刻板、简单重复无意义行为,如:玩灯的开关或开关门窗、长时间推玩具小车、把多个玩具或物品排成一排等。

自闭症儿童会固执地要求保持日常活动程序不变,如要求物品放在固定位置、外出时要走相同的路线等,如果制止或改变他这种行为模式,就会表现出明显的不愉快和焦虑情绪,甚至出现反抗行为。

●智能障碍

自闭症孩子外表无明显特征,但社会适应能力明显落后,大多数与同龄孩子相比智力偏低。极少数自闭症患者在某一领域如音乐、计算机和机械记忆等表现出超强能力。

原因有哪些?

原因一:遗传因素

有研究发现,若父亲这方有出现过自闭的患者,那么这种基因很可能会遗传到下一代身上,而且发病率要比父辈高。

原因二:脑部结构异常

部分学者经过研究发现,自闭症孩子的脑部结构与正常孩子不同。他们存在小脑发育不良,脑电图异常,神经系统软体症等情况。

原因三:与孕期母体免疫功能有关

胎儿的健康与母亲的身体有很大因素,若在孕期母体的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有可能导致孩子得自闭症。

原因四:早产儿

相对于正常的婴儿来说,早产儿的各个器官系统发育并不完善,体质差,适应外界能力也较差。有研究显示,早产儿更容易得自闭症。

早预防早干预

自闭症儿童能否说话以及语言能力的提高,与发现和治疗的时间早晚有一定的关系。有的家长认为自己孩子说话晚是“贵人语迟”,所以2岁不开口说话也不着急,直到孩子3、4岁才被确诊治疗,但其实在孩子更小的时候,医院对儿童的成长过程定期进行生长监测和评估,就可以早期发现问题。平时,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也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语言发育情况,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就诊,尽早治疗。

根据儿童心理行为测评量表,对婴幼儿的不同情况进行分析指导,及早发现孩子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心理异常状况。可以最早发现儿童是否具备自闭症指征,把好自闭症筛查的第一关。如果具备某些指征,还需要进行相关专业筛查与诊断。

专家建议,婴儿6个月时,医院进行自闭症筛查。如果发现孩子在语言、情感、兴趣、智能等存在异样,就要对儿童进行心理检查,以防错过最佳治疗时期。

儿童保健检查多久做1次?

依据我国现行的儿童保健检查规范要求,新生儿期做疾病筛查及听力、视力检查,孩子在满月后一般在42天要进行1次检查,除此外就是健康测评原则:

4:孩子出生第一年有4次检查,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各一次;

2:从1周岁到3周岁,每6个月1次,每年2次;

1:从3周岁到6岁,每年1次。

如果孩子有异常情况还要增加查体次数。测评的时间段都是孩子生长发育关键期,通过检查来监测宝宝的生长发育,做好儿童的健康管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