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男孩以专业第一成绩考研成功#今天看的新闻里,最震撼我的就是这个了。一个患有脑缺氧后遗症的男孩、一个至今说话仍然比别人慢半拍的男孩,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以专业第一成绩考研成功。这令很多网友发出感慨:刘威麟尚且自强不息,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可让我感触更多的是:在孩子成功的背后,是爸爸刘朝平最无私的付出。正是爸爸始终如一的帮助和扶持,才造就了今天的刘威麟。年刘威麟出生于广东省河源市的一个小山村,由于出生时难产,刘威麟在母亲腹中停留过久,导致大脑缺氧,虽然保住了性命,却不幸落下了脑缺氧后遗症。刘威麟的父亲毕业于汕头大学,有着稳定的工作,看到儿子到三岁都不会说话,就毅然地放弃了一个月八千块钱工资的铁饭碗,回到老家陪伴和教育儿子。从一个字一个词的教,然后是一句一句地教,爸爸刘朝平每天不间断地让孩子开口练习说话、带着他走路、跑步。跌倒是家常便饭,刘朝平从来没有扶过孩子,他告诉儿子: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因为这位父亲深深知道:自己不可能养孩子到老,只有孩子自己自强、自立,才能够维持他将来的生活。父亲的坚强与乐观支撑着刘威麟一路成长,从上中学开始,刘威麟便一个人住校了。年刘威麟考入扬州大学广陵学院,他只身一人跨越千里,来到扬州完成新生报到。大学四年间,刘威麟一直保持着每天7:30起床,晚上10点多睡觉的习惯。周一到周五就待着宿舍、图书馆、教室里学习。如果你以为他是一个只会读书的书呆子?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开朗的刘威麟会在周末骑单车逛扬州城,享受生活;也会打篮球锻炼身体,平日里还在实验室通勤助学。通过4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圆梦,以专业第一成绩考研成功。面对儿子的成功,父亲刘朝平的话语里满满都是对儿子的肯定,却丝毫不提及自己的付出:这也是我想进去的一个地方,很遗憾,当年我是没有那个机会进去。刘威麟做到了,他的付出,比任何人更多,更辛苦,他实现了他的梦想。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位不抛弃、不放弃的父亲,才造就了刘威麟自强不息的优良品质,孩子的成功,何尝不是父亲刘朝平的成功!刘威麟的成功不禁让我想起了另一位同样伟大的父亲:演员陈锦鸿。陈锦鸿有一名患自闭症的儿子,为了孩子,他退出了娱乐圈,牺牲了事业,最终治好了儿子的病,为孩子开启了一个全新的人生。陈锦鸿当年是TVB力捧的当红小生,有人形容他是香港电视剧届的刘德华。曾出演《新上海滩》里的许文强、《天地豪情》里的程家雄、《创世纪》里的许文彪等多部观众熟悉的电视剧。这样一个优秀的演员却在儿子出生不久后,选择退出娱乐圈。年,陈鸿锦的儿子陈驾桦出生,但驾桦两岁时就开始表现出了异常,不会说话,不会叫“爸爸”,存在交流障碍,情绪也不稳定,后来被正式诊断为轻度自闭症。为了给儿子创造更加亲近自然、清净的生活环境,陈锦鸿离开原先居住的香港闹市区公寓,放弃了自己酒楼生意的打理,举家搬到西贡一座郊野公园内的村落,耐心陪伴儿子长大。自闭症孩子都活在一个封闭的世界里,会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约有3/4的患者伴有明显的精神发育迟滞。要照顾和培养自闭症孩子,是需要极大的耐心与付出的,陈锦鸿光教会孩子如厕就花了三年时间。但陈锦鸿最终做到了,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如今的陈驾桦不但可以独自在学校上课了,而且是个学霸级的人物。这几年,有人给陈锦鸿算了一笔帐,说息影这段时间,他至少损失上千万。但陈锦鸿只是很平静地回应到:损失多少钱不需要说了,儿子是无法用钱来衡量的。如果说上面两位父亲创造的是奇迹,那么生活里还有更多的普通父亲,用自己默默无声的方式为儿女保驾护航。我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位平凡的父亲,爸爸是一位普通的工人,在我儿时的记忆里,他话不多,但是我们放学后,如果他下班早,他经常会为我们削苹果吃。他也爱陪我们玩象棋,无论我们悔棋多少步,爸爸都不会生气。我爸爸手还很巧,小的时候,每年冬天,都会为我们制作雪橇。那时,爸爸在我眼里,是最厉害的人,他什么都会,我们要求什么,他都能做出来。我是家里唯一的女儿,为了我的安全,从我上初中上晚自习开始,我爸就接我放学,一接就是六年。寒来暑往,风雨无阻。直到今日,我依然清晰地记得:在漫天纷飞的大雪中,爸爸在路灯下耐心等我的身影。所以,父爱同母爱一样的伟大,同样的无私、不求回报。如果说母爱细腻、外露和无微不至,那父爱更多的就是含蓄、深刻。父爱如山,它默默无闻,只有用心的人才能体会得到。我们在歌颂母爱的时候,不应该忘了还有父亲的身影。每年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父亲节,今年的父亲节还有短短的六天时间,让我们行动起来,为自己的父亲送上一份节日的祝福,道一声:爸爸你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