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提前和天使家人一起过中秋,南京这个派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哪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博爱中心的同学们好久不见,我们又来看你们了!”中秋前夕,南京市公安局地铁分局南京南站派出所的高宁伟等5名民警拎着米面油等生活物品,来到博爱勤善残疾人之家,和这里的残障人员一起提前过中秋。

这是一个由残疾人家属联合创建的服务成年智障人士的非营利机构,日常有30余名智力残障人员在这里进行康复和训练,他们当中年纪最大的60岁,年纪最小的19岁。而在南京南站所民警的口中,他们是一群因先天残疾、自闭症、学习困难而只能“缓慢飞行”的“天使”。自年以后,每年和“慢飞天使”过年过节,是地铁南京南站派出所的“传统节目”之一。

缘起平凡救助的爱心旅程

年3月21日上午,一位残障女乘客在软件大道站乘坐直梯时,因重心不稳导致轮椅侧翻,辖区派出所地铁南京南站所民警发现后及时开展救助,在救助中结识了小儿麻痹症女乘客王女士和她的丈夫——一位弱视盲人王先生。王先生是南京市玄武区盲人协会的主席,每天上下班都依靠地铁出行,他说:“地铁里看什么都非常快,非常模糊,但只要看到一闪一闪的灯,我就知道那是地铁巡逻民警的肩灯,非常安心。”

王先生告诉民警,在南京生活着53万余名残疾人。在他的联系和引导下,南京南站派出所走进了位于南京市玄武区孝陵卫街道的博爱勤善残疾人之家,也走近了生活在这里的32名智力残障人士,结下了一段近四年的特殊情分。四年间,派出所先后在这里开展了13场节日慰问活动,有超过50名民警辅警积极参与,带去了许多生活用品和防疫物资。

“天使之家”里的浓厚“警味”

和其他残疾人救助服务点不同,博爱勤善残疾人之家是一个有浓郁“警味”的地方,文化墙上张贴着和南京南站所民警们的合影,照片中大家开心地比划着各种各样的手势,像极了热热闹闹的一家人;“学员”老周的床头牢牢贴着一张《今天我休息》的电影海报,那是今年春节前民警姜维送给他的,爱好画画的老周还在黑板上用粉笔画了个警察,到现在也没擦;门上、窗户上,他们和民警一起写的春联、剪的窗花也一直贴着。

“高警官,你来了!”听到民警们的声音,哪怕还没踏进门,便开始了一声声响亮地呼唤。“来了三年多了,现在即便我们带着口罩,他们都能很准确地报出我们的名字。”南京南站派出所民警高宁伟是派出所和“残疾人之家”的联络员,每次组织过节活动,他都会给活动想一个主题。

“这次中秋我想的主题是‘良辰美警做月饼’”,高宁伟说,“毕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是最好的联络感情的方式,对于这帮‘孩子’们来说,也是最好的活跃大脑、开发动手力的方式。他口中的“孩子”平均年龄近30岁,其中三分之二的人比他年长。“虽然学员们年长,但智力大都只有十来岁,甚至五六岁的水平,像孩子一样朴素热情,也像孩子一样需要耐心引导”,高宁伟说,“先放豆沙馅再包面团,不着急,我们慢慢来。”从捏面团到加辅料再到按压成型,每一步操作都由民警和大家合作完成。

对于不少南京南站派出所的民警尤其是年轻民警们来说,自己一手包粽子、包饺子的手艺不是在家里,而是在“残疾人之家”学会的,更重要的是,这里还是一个特殊的“入警仪式点”。南京南站派出所中队长姜维介绍:“入警后必须来这里参与一次活动,以后每年至少参加一次,这是我们派出所一个不成文的入警仪式。”据悉,四年间,南京南站派出所已先后有36名民警加入到结对帮扶的行列。很多人在这里见证了残障学员的进步,也起步了自己的从警之路。

13张“全家福”背后的成长故事

年刚入警的袁超现在是所里的刑侦骨干,他坦言:“起初以为探望,就是‘走个过场’,可来了几次后,当第一次听到他们用不清楚的发音喊我‘袁警官你好’的时候,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温暖,这种温暖会促使我为他们多做一些事情,哪怕只是一点点。”这样的触动几乎发生在每一个来过这里的民警心里。对于组织每一场活动的联络员高宁伟来说,这种感觉尤其强烈。

女孩婉婉今年刚刚被“任命”为“残疾人之家”的班长,可高宁伟仍记得第一次见到她的样子:“很陌生,很拘谨,不论我怎么逗她,说什么话题,她都无动于衷,做起事来也是慢吞吞的。”作为中心里为数不多的女孩子之一,婉婉起初显得不太合群,进步也很慢。为了帮助她,每次高宁伟都会执着地邀请她包粽子,迎新春时则拉着她一起贴窗花、写对联,从不放过任何一个邀请她互动的机会。随着一次又一次活动,婉婉能够回话了,婉婉主动问好了,婉婉帮忙收拾餐具了……这些微小的进步被时常鼓励她的高宁伟和其他民警看在眼里。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如今的婉婉不但动作敏捷了不少,还能主动帮老师管理“学员”。“今年中秋她做了个月饼给我吃,还要和我合影!虽然她实际比我大几岁,但是目睹她成长进步的过程,让我在心里把她当成了一个妹妹。”高宁伟说道。

中秋活动结束后,大家心照不宣地来到了活动室的固定合影位,拍下了属于南京南站派出所和残疾人之家的第13张全家福。因人员调动、工作安排等原因,派出所每次前来探望的人都不固定,有人离开,也会有新的人加入进来:“有人来有人走,都没关系,关键是南京南站派出所一直都在。”

“对于新时代一线民警来说,尽职履责地把平凡而琐碎的工作完成好,踏踏实实地把每一件群众急难愁盼的事解决好,真诚用心地把需要照顾的人服务好,就是深入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两在两同’建新功实践活动的真正含义。”南京南站派出所教导员邱文新说。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陈勇通讯员狄公宣

校对王菲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