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度自閉症孩子干預三招!
資料來源:特教觀察
對於輕度自閉症孩子或者是高功能自閉症孩子,有相當不錯的智力水平。有些孩子的語言也很好,認知能力也接近於普通孩子。但也因為輕度自閉症的一些症狀,孩子在日常生活和社交上總有些阻礙。在這種情況下,家長應該如何去干預和引導康復呢?
法寶一:家庭的接納
家庭的積極接納幾乎奠定了後期干預的基礎。很多家庭面對自閉症孩子的問題,往往陷入一種極大的焦慮甚至絕望。家長面對突如其來的打擊,確實容易陷入手足無措的境地,這個是人之常情。不過,作為家長,還是需要盡快能夠轉換觀念,盡量從悲觀情緒裡抽身出來。接納孩子的暫時落後,理解在此情此景下孩子也同樣承受著一些壓力。為人父母,作為孩子的守護者,此時應該用堅強和忍耐,給孩子做個榜樣,讓孩子感受溫暖。
法寶二:家庭的干預
有了接納作為前提,剩下的就是幫孩子糾正問題行為,激發孩子的主動語言和主動學習能力,開啟孩子的社交意願,陪伴孩子進行初步的社交嘗試。在這個過程中,最需要的是耐心,講究的是方法。千萬不要因為孩子做的不好或者進步太慢而大發雷霆,打罵孩子。這個不僅僅起不到作用,還會給孩子帶來傷害。如果孩子的假想能力不錯,可以多用假想性遊戲與孩子互動。也可以多和孩子玩角色扮演類遊戲,讓孩子在虛擬的社交裡鍛煉能力,體會“你我的不同”。
也有一些家長總是覺得自己無能為力,希望把孩子送到機構或者康復醫院,想著在這些機構就能完全將孩子完全康復。這個想法是十分錯誤的。能唯一給予孩子巨大影響就是家庭,專業機構或者康復醫院只能給予孩子更加專業的康復指導。家庭,才是最好的康復學校。
法寶三:興趣的培養
對於輕度自閉症孩子,往往有自己獨特的興趣。比如地理知識,天文知識,藝術等等。有的自閉症孩子喜歡音樂,有的擅長繪畫。家長要善於發現孩子的特長,用生動多樣的手段去鼓勵和引導,讓孩子的興趣變成能力,能力轉化為特長。
有些時候,輕度自閉症孩子可能因為一個特長,還能夠帶動全方位的提升。孩子能夠感受到快樂,又能為獲得一技之長,這也是最好的干預和康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