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院白癜风治疗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中国的传统医学早在《*帝内经》时期就已经发现情绪与疾病的相关性。《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言:“喜伤心,忧伤肺,怒伤肝,思伤脾,恐伤肾”就是讲情绪可以导致疾病的发生;而《灵枢.本神》中又说:“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则是讲疾病的发生、发展又可以反过来影响情绪的变化。这与我们临床观察的结果是一致的。
过去的十年里,我们试探性地对诸多与心理因素有关的儿科疾病进行中医辨证治疗,比如小儿抽动症、多动症、自闭症、强迫症、梦游、尿频、不明原因抽搐、入园分离焦虑带来的相关疾病等,临床都取得了相对确定的疗效,在此我仅从中医角度向大家做一汇报:
一、抽动症
小儿抽动症临床称为“小儿秽语抽动症”(tourettesyndrome),并总结其主要症状为“眨眼、努嘴、点头、扭脖、面部肌肉抽动、表情古怪、伸舌、健忘、精神不集中、烦躁易怒、疑虑、喉中出声”等等。现代医学对“小儿抽动症”的治疗,大多是使用干预神经递质类的药物,临床观察其疗效并不稳定,大脑是一个复杂的网络巨系统,单一的作用靶点很难纠正一个系统的偏差。
古代文献论对于抽动症描述较少,近代中医多以“肝风”立论,治疗上多以“平肝熄风”为主,或以“滋水涵木”为主,多把切入点放在“木”和“风”上,究其理论根源多来源于《内经》:“诸风掉弦,皆属于肝”及《小儿药证直诀。肝风有甚》:“凡病或新或久,皆引肝风,风动而止于头目,目属肝,风入于目,上下左右如风吹,不轻不重,儿不能任,故目连眨也”之说,后者为宋代儿科名家钱乙对慢惊风的论述,且所形容症状又与抽动症之“眨眼”类似,自然而然,很多人也就把抽动证的病机定位在了“肝风”上。实际上“肝风”仅是一个表象,或者说“肝木”只是个“受害者”,而脾胃虚寒才是其根本。
通过多年临床观察,我们发现“小儿抽动症”患者除了上述“抽动”症状以外,往往还伴以下多种症状:
1、下眼睑青黑色而且口唇周围泛*,眼白泛蓝,地仓穴附近毛细血管暴露。
2、夜里刚入睡时后脑勺出汗严重,睡着时翻动或者转动身子。
3、手脚心热,大小鱼际以及指掌关节处有红色斑点。
4、免疫力差,基本一个月一次或数次感冒,感冒后容易引起上呼吸道炎症。
5、爱吃肉食,经常口中有异味,嘴唇鲜红。
6、偶尔会伴有咬指甲,夜间流鼻血
上述症状都属于脾虚的范畴,而我们认为小儿抽动症的主要病机正是脾虚或者因脾虚形成的郁热。对于小儿抽动症的治疗还是应该以调理中焦为主,复其升降。即使临床见到“风症”也是因脾虚而湿气不化,从而导致“湿生痰,痰生热,热生风”或直接成“木郁生风”所致,此等“风”症,需要“健脾祛风”才好。而郁热则是由阳明不降而生,外散不能,而成抽动,对于此等郁热,“清法”亦只能暂用,最终还得归到调理脾胃上来。总而言之,标证可以随证治之,但不可失其“调中”之大本。从“脾虚”论治抽动症,在抽动痊愈的同时,以上症状也在逐渐消失。等症状完全消失时方可称此小儿痊愈,不然容易复发。
典型病例三则
(1)宋××,男,6岁,09年5月16日初诊
主诉:一周来面部频繁抽动。西诊:突发性小儿抽动症,可能与紧张、压力有关。夜里出汗多,平时手凉,面部暗*。双脉三部浮,中取弦,沉取尺脉指侧。舌淡红苔薄白。见其脾阳虚症候明显,选附子理中汤加减,扶土抑木:
处方:附子人参炒白术干姜炙甘草砂仁茯苓半夏白芍生龙牡生姜大枣
服药6剂后诸证减轻许多,夜间已不出汗,手转温。服药第3周抽动症状已轻,早晚各一次,持续2秒。仍有少量汗出。纳可,睡眠正常。喜饮水。服药第四周因吃西瓜6次,喝牛奶2次,抽动又加重。上方加减继续服用一周后诸证消失。嘱用散剂善后。
处方:附子人参炒白术干姜炙甘草砂仁半夏焦三仙陈皮鸡内金,5剂打粉装胶囊,一次6个,一天3次。
回访至今抽动症状未再反复。
(2)郝××男10岁
主诉:眨眼,歪嘴,耸肩,乏力,咽中异响半年。眶下青。大便干。
脉诊:左寸浮,弦,沉有;右三部浮,弦,沉有。舌红苔白根罩*
处方:柴胡*芩*参炙甘草姜半夏生白术茯苓厚朴陈皮干姜白芍焦三仙生姜大枣10剂
服上方加减一个月,抽动症状尽去,回访至今未见反复。
(3)陈××,男,10岁
主诉:不自觉摇头,多动,情绪急燥1年。大便一天一次,眶下青。脉右关浮,尺弦,无,左关寸浮,尺弦,无。舌淡胖苔薄白。
处方:附子人参炒白术干姜炙甘草白芍砂仁内金半夏茯苓生姜大枣7付
服用上方加减一个半月,抽动多动症状消失,情绪平稳。回访4个月未见反复。
二、自闭症
儿童自闭症,又称儿童孤独症(Autisticdisorder),是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中最为多见的一种亚型,以社会交往障碍、语言交流障碍、重复刻板行为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医学界仍未阐明本病机理,也无确切有效的治法。
中医古籍虽未见“自闭症”或“孤独症”之病名,但古籍中散见的童昏、清狂、无慧、语迟、五迟、胎弱、视无情、目无情等症状描述,与自闭症儿童学习力低下、语言表达能力低下有相似之处。现代中医认为本病病位在脑,同心、肝、肾三脏密切相关,病机为先天不足、肾精亏虚,神失所养、心窍不通,肝失条达、升发不利三个方面,辨证分为心肝火旺、痰迷心窍、肾精亏虚来治疗。
我们认为本病病位在脑,脑为髓海,而《*帝内经》认为髓之所生,与膀胱、肾和胃有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灵枢。五癃津液别第三十六》:“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于阴骨。阴阳不合,则使液溢而下流于阴,骨髓皆减而下,下过度则虚”;《灵枢。决气第三十》:“岐伯曰: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治疗方法上,我们多采用李可老先生的伏邪托透法和健脾和胃法交替使用,临床上取得一定效果。
典型案例:
(1)张××,男,2岁半
主诉:不会说话,偶尔能说一简单单字。
医院检查,MR示:1、脑桥内长T2信号神经核;2、双侧侧脑室体后部条状长T2信号—考虑终末带及血管间隙。诊断为:发育迟缓,疑似自闭症。剖腹产,脐带绕颈史。中间曾作康复治疗,疗效不佳。建议其母亲可用中药试探性治疗,并坚持康复训练。
舌诊:舌红苔薄白。脉诊:左:三部浮紧;右:三部略浮。
处方:制附子炒白术干姜炙甘草*参砂仁姜半夏厚朴陈皮茯苓生姜大枣14剂
因患儿喂药比较困难,断续服上方加减3个月(健脾与开解兼用),患儿言语逐渐好转,说话已能成句,其母言现在已是“话劳”,逻辑比正常孩子略差。
后因外感来诊,已能正常言语,但交流仍不够流畅,劝其父母坚持治疗,但因药苦难喂拒绝。
(2)林××,男,4.5岁首诊
主诉:过敏性哮喘3年余。
刻诊:咳嗽,反复外感。语言不清,只能发简单单字音,和极少量双字音,大便正常,纳可。
医院诊断为:自闭症、语音发育迟缓、语音障碍。现仍用治疗哮喘的激素类喷剂(具体不详)。舌诊:舌红苔薄白。脉左三部略浮;右三部浮。
处方:
1方:制附子炒白术干姜炙甘草*参砂仁半夏厚朴枳实柴胡石菖蒲杜仲川断生姜大枣14剂。
2方:葛根桂枝白芍炙甘草姜半夏干姜麻*厚朴杏仁炙紫苑冬花制附子生姜,7剂。
另嘱停激素喷剂。
二诊:
言语好转,之前2字一言偶见,现6,7字一语。近半月未见外感。舌诊:舌淡胖苔薄白根厚脉诊:左:关浮,弦,沉有;右:三部浮,弦,沉有。
处方:制附子炒白术干姜炙甘草*参砂仁半夏厚朴枳实柴胡石菖蒲杜仲川断生姜大枣,14剂。
三诊:
言语继续好转,已能成句。大便多黏,双肘部红疹。中间外感咳嗽,服备用方愈。舌诊:舌红苔薄白根罩*脉诊:左:关浮,弦,沉有;右:寸关浮,弦,沉有。
处方:1方、半夏生白术茯苓炙甘草厚朴陈皮柴胡*芩焦三仙竹茹干姜生姜大枣,7剂。
2方、6月6日方,7剂
3方、首方2,6剂(备用)
四诊:
言语继续好转,已能成句,双肘部红疹仍在。
舌诊:舌淡胖苔白腻
脉诊:左:三部略浮;右:寸关浮,弦,沉有处方:6月6日方,加生薏米,14剂之后复诊,诸证去,言语,思维已经正常,与同龄孩子相比沟通稍差。哮喘未再犯病。
儿童自闭症,在现代医学治疗中依旧是一大难题,大多要求孩子终生康复训练,但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讲一方面康复费用昂贵,难以承担,另一方面康复训练也难在短时间内见效,所以大多数家庭选择了放弃治疗。传统医学对本病的治疗也很难做到百治百愈,但我们在临床中观察到一部分自闭症的孩子用中医治疗还是有效的,并且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
三、发育迟缓
发育迟缓是指孩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速度放慢或者是顺序异常等现象,其往往是多方面的,多有运发育迟缓是指孩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速度放慢或者是顺序异常等现象,其往往是多方面的,多有运动、语言、智力等发育落后但也可以是某一方面为突出表现。
典型案例:
王××,男,7岁,.10.24首诊
主诉:不与人交流3年。
患儿四岁时曾被其叔叔关在小黑屋内打骂,之后渐渐不与人交流至今。平时爱自言自语(简单词语),不能与正常交流,多动,饮食可,二便调。医院诊断为:发育迟缓。
听当地一曾在我处治愈的自闭症患儿父母介绍来此求诊。
处方:
1方:生*芪桂枝白芍炙甘草姜半夏干姜生麻*厚朴杏仁炒白芥子苏子柴胡生姜,4剂。
2方:生*芪制附子生白术*参柴胡陈皮石菖蒲炙甘草砂仁半夏厚朴益智仁焦三仙生姜大枣,14剂。
.12.1二诊:
言语增多,多动减少。饮食正常,大便正常。自言自语减少。
处方:
1方:生*芪桂枝白芍炙甘草姜半夏干姜生麻*厚朴杏仁炒白芥子苏子益智仁焦三仙生姜大枣,7剂。
2方:首方2,7剂。
.1.16三诊:
言语继续好转,较以前明显增多。交流好转,比正常孩子略差。仍略显多动。
处方:
1方:12月1日方7剂。
2方:首方2,14剂。
.10.9四诊:
言语已佳,偶有语言重复,略多动。
处方:生*芪*参炒白术干姜炙甘草柴胡白芍焦三仙茯苓生姜大枣,14剂。
.11.30五诊:
言语已佳,已经可以正常交流。
处方:上方去白芍,加制附子,14剂善后。
回访至今未见反复。
四、神经性尿频
神经性尿频症(neurogenicfrequentmicturition)指非感染性尿频、尿急,是儿科一个独立的疾病,患儿年龄一般在2~11岁,多发生在学龄前儿童。其发病特点为尿频,每2~10分钟一次;尿急,一有尿意就不能忍耐
经临床观察,我们认为神经性尿频,多由中气不固,营卫不调引起。《*帝内经》言:“膀胱者州都之官,气化而能行焉”,此处所指之气当为卫气,许多小儿贪食生冷寒凉可致,外感影响营卫亦可致。
典型病例:
(1)李××,男,3岁
主诉:尿频一周
患儿一周前感冒治疗后出现尿频,小便频数,一小时数次,每次尿量偏少。大便正常。
辩证:思其外感在前,此当为余邪未清,营卫尚未协调之故
处方:桂枝汤加减兼取建中之意。
桂枝白芍炙甘草红糖,3剂
服药1剂尿频消失,坚持服完3剂,未再复发。
(2)刘××,女,7岁
主诉:尿频一月余
患儿自入小学以来,睡前尿频,每晚睡前一小时小便近10次,饮食正常,大便正常。
脉双尺略见沉弦。舌红苔薄白。
辩证:《灵枢.邪客》言:“卫气者……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长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此患儿当属少阴水气不化。
处方:柴胡白芍枳实炙甘草茯苓生姜大枣,7剂。
服药7剂后睡前尿频消失。之后因感冒来诊所诊治,询之尿频未再复发。
五、强迫症
强迫症(obsess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