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吃什么药 http://pf.39.net/bdfyy/bdfyc/190901/7433865.html每当我告诉大家,谱系果儿依然有很好的朋友经常一起玩,就会引来很多质疑。这些质疑我专门写过一篇文章来说明[特教手记
能说、会玩、爱父母、有朋友的孩子,还会是孤独症吗?],让大家了解:社交障碍≠无社交无朋友!有朋友≠无社交障碍!不同程度的孤独症孩子,社交障碍表现是不一样的,重度孤独症可能是完全无社交,轻度孤独症孩子则会有正常的社交意愿,只是缺乏一些社交技巧而导致他们的社交有时候看起来有点怪怪的或者有点不恰当。到现在为止,果儿在幼儿园之外有3个稳定的好朋友,在幼儿园里喜欢一起玩的朋友则越来越多,经常一起的至少有4个(他自己告诉我的,我跟老师求证,确实如此)。现在带果儿去外面玩,遇到落单的陌生小朋友,他会主动去找人家玩。果儿加入陌生小朋友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招,他先观察人家玩什么,然后跟着一起玩,玩着玩着就跟人家套近乎或者人家跟他套近乎,然后就很顺利地成为了伙伴。比如我们在广场边上看到有个小朋友在用砖头和沙子砌房子,果儿走过去,先搬砖头,嘴里说着“我也来”,小朋友就说“那搬来放这里吧”,果儿就把砖头放在人家指定的地方。这样一来一往,两个人就开始商量怎么搭建、要不要先铺一层沙子、先搭客厅还是先搭卧室.....然后,两个人就分工合作,顺利成为临时伙伴。第二招,他在别人面前展示/炫耀自己当前的活动,吸引别人加入他。比如他在骑车,看到有个小朋友也在骑车,但小朋友没注意到他。果儿的心思就是想和人家比赛骑车,他怎么操作呢?他一般先追着小朋友的路线骑,而且尽量骑得比人家快,让人家注意到他。等小朋友注意到他之后,一般都会追他,果儿的目的就达到了。两个人你追我赶几圈之后,就会形成默契、达成信任,会互相帮助和分享,进行更深入的社交活动。比如,其中有一人觉得累了,另一个会主动停下来等;有一人摔跤,另一个会主动下车扶起对方和对方的车;有一人发现更有意思的去处,另一个也会停下来去看看,即使自己不太感兴趣也会等对方。果儿能有现在这样的社交能力,首先是我们有基础能力打底,再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在随时随地给他做社交示范,并且有稳定的朋友圈加持。1.在家练习社交技巧!轻度谱系孩子,他们往往拥有正常的社交意愿,只是缺乏灵活的社交技巧。那么,我们可以在家练习一些社交技巧,来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1)影子辅助(需要两个大人)当果儿的语言能力还比较弱的时候,我就像他的影子一样,随时为他提供各种辅助来教他社交技巧。比如爸爸故意推到果儿好不容易搭起来的积木,果儿很气愤,眼看要大哭了。坐在他身后的我,立即用气愤的语气旁白:“你干嘛?不可以推我的积木,气死我了,我不和你玩了。你走开!”已经非常熟悉影子声音的果儿,会立即使用气愤的语气来重复我的旁白,把他爸爸吼开。(2)角色扮演当果儿的语言能力足以应付日常,我开始用角色扮演游戏,来教他一些实用的社交技巧。比如,他当老师,我当小朋友;他模仿幼儿园老师批评我,我就相应地回答“对不起,老师!我做错了,我下次.....”;他模仿老师表扬我,我就回答“谢谢老师!”慢慢地,他会自己一人分饰两角甚至多角,与玩偶一起扮演各种场景,遇到他玩不转的时候,他会主动求助于我。比如,他现在经常将巧虎玩具里的巧虎、琪琪、桃乐比、汪老师拿出来,玩上幼儿园、去公园、过马路、坐车回家等场景游戏,一会儿自己是老师,一会儿自己是小朋友,自己与自己对话。在这种扮演游戏中,果儿会自己去设想社交情境,然后自己想办法解决社交问题。这其中的社交技巧,部分是我们刻意教的,部分是他在生活中观察学到的,还有少部分是他自己变通的。能够做到自己去变通社交,这是非常高级的能力,很多谱系人士终其一生也很难达到。达到这个程度,谱系孩子的社交就看起来没有那么古板、怪异,会显得像普通孩子一样自然。2.随时随地为孩子做社交示范!有些家长为孩子有孤独症而感到耻辱,不敢或者不愿把孩子置于公众场合去社交,生怕被人看出孩子的特殊,被人耻笑或者指指点点。我也曾有过这样的心理,但是我反思了自己。我认为,家长的面子远没有孩子的成长重要!趁孩子还小,带出去哪怕被人指指点点,也值得!因为孩子小,他还不懂得异样的眼光,所以对他的心理不会造成伤害;而且,孩子小,神经的可塑性更强,带出去社交,更有利于孩子的良好发展。如果孩子小时候就被家长关在家里,得不到正常的社交融合,那么等他大一些了,更容易被人误解和嘲笑。这样一想,我就义无反顾地带果儿出去体验各种社交场合了。而果儿性格一直很好,我们也很幸运,至今没有被人嘲笑或者指指点点(也可能我自己没有感觉到)。每次带果儿出去玩,我都是有准备的。一方面是地点有计划,然后我会根据地点大概设想一下会遇到哪些人、发生哪些事情、我怎么给果儿示范。另一方面是活动有计划,一般我会计划一项大概5分钟的活动,计划好这项活动如何在现场邀请其他小朋友一起参与,计划好活动中如何带动果儿与小朋友一起说、一起玩。其余的时间就是果儿与小朋友们的自由社交时间,我也会跟在果儿身边,在他遇到社交困难的时候,适时旁白或者“解释+间接旁白”;遇到特别复杂、果儿现场搞不懂的状况,我会拍下现场视频,回家和他一起复盘。这样下次遇到类似情况,他就会有经验了。3.发展邻居友谊,为自己和孩子建立稳定、良好的社交圈!我们家在与孤独症打交道这接近两年的时间,遇到很多帮助我们的人,让我们深感幸运。而其中,我们有三家邻居兼好友,是在果儿诊断为孤独症之前结识的,那时候我们大人之间已经是好朋友,三个小朋友也和果儿是好朋友。当我们确诊后,他们依然如故地与我们家保持正常交往,没有同情,更没有歧视,让我们得到了非常稳定、舒适的社交圈。没有意外情况的话,几乎每个周末,我们几家都会约着遛娃,一起去爬山、逛公园、去游乐园、逛商场、参加各种活动或者体验课。每次聚会,孩子们都玩得开心不已,我们大人也都很放松——孩子们互相陪伴,我们大人畅聊闲天。所以,周末是我们全家补充正能量的绝佳时间。除了一起玩,我们还会一起分享教育经验和教育资源。这方面,朋友们为我们家做得比较多,比如哪里有什么适合孩子们的免费活动或者低价资源,她们总是会无私地分享给我。而平时一见面,他们会主动和果儿打招呼、聊天,还帮我观察果儿的表现,真切地告诉我果儿有哪些细微的进步或者哪些需要我们注意、改正的地方;他们还会像表扬自己的孩子那样,真诚地表扬果儿做得好的地方,提醒自己的孩子向果儿学习,每次果儿心里都乐开了花——他们完全把果儿当成一个普通孩子来看待,只是在必要的时候帮助我们。我的经验是,人以类聚!不管自己的孩子是普通孩子还是特殊孩子,我们家长都应该拥有正常的、高质量的社会交往。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建立他们的社交圈。再有,拥有一个特殊孩子,并不代表我们低人一等。在与人社交时,我们依然要抱持互相尊重、平起平坐、不卑不亢的原则,这样才可以让我们的社交关系朝着良好、稳定的方向发展。如果社交中的一方高高在上,说明你们不适合长期交往(这一条在任何关系中都成立)。AlaLady
谢谢你喜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