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末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谢谢你喜欢我的画》公益礼盒
1
“你看我的孩子像孤独症吗?”
焜焜在做泡泡泥和扫地的时候很容易生气,这些对身体协调性有要求的动作,让焜焜感觉到沮丧。
“妈妈,我做不好这个,我不要做了。”孩子这样告诉林卉的时候,往往会加深林卉的焦虑。
孩子1岁4个月,发了一次高烧,之后有“智力退化”的现象。医院给他的诊断是疑似孤独症,“不知道和这次发烧有没有联系,大夫是这样说的。”林卉和家人不相信这个结果,医院跑了个遍,挨个儿做检查。
那段时间,他们几乎见人就问,“你看我的孩子像孤独症吗?你觉得他智力有问题吗?”
林卉带着焜焜四处求医,寻找干预和康复的机会,她搞不清楚孩子这是怎么了。
在卖房钱几乎花光的时候,林卉带着孩子回到西安。焜焜则从刚开始连喃喃自语都没有,到可以接唱简单的儿歌,也可以配合老师上桌面课。
林卉继续找机会给焜焜做康复,同时自己学习养育理论和技能,期望可以应用在对孩子的教育上。然而随着孩子一天天地长大,到了该上学的年龄了,林卉发现,不管如何康复,孩子都无法融入校园。
西安满天星家长组织校园融合活动
2
“阿姨,他的哑巴变好了,他会说话了。”
缓读一年后,林卉把孩子送进了小学,对于焜焜和她自己,他们对于融合的尝试真正开始了。
“刚上学的时候各种问题,坐不住,听不懂,也不知道怎么用语言表达,每次放学回家,孩子都是眼泪巴巴的。"
孩子对环境的恐惧持续了好长时间。
针对焜焜的情况,学校的老师设立了一个轮班制,让班上的同学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