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营销求职招聘QQ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719.html昨天看到一篇文章,觉得有趣,在此按照这个文章的模版来分析自闭症家长这个群体。
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件与我们有关系的事,我们都会赋予其一些意义。由于每个人赋予的意义都会有所不同,因此我们的理解也会不一样,理解不一样,解决办法当然就会不同。
对一件事情的理解,我们可以分成5个不同的层次,而这个层次是有高低之分的。如果你用低维度的视角去看这个问题的时候,感觉它无法解决。但当你站在更高的一个维度去看它,也许就变成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甚至连问题本身也消失了。就像现今的时代,大家都防盗,但当支付宝出现后,小偷基本就很少了。
为了便于你理解,我以每个人所处的不同「理解层次」,把自闭症家长分成5种不同的层次和类型。
接下来,我们就看看这5个层次,分别会如何思考,如何面对孩子自闭症这个问题。
理解层次
UnderstandingLevel
no.1第5层家长
别名:“怨妇”
所处理解层次:环境
典型思考模式:都是你们的错
什么是环境?就是除你自己之外的一切都算是环境。你身边的人:你的老公(老婆),父母,你的工作环境,医院大夫、护士,妻子是剖腹还是顺产,叶酸有没有补充,疫苗,肠道,重金属超量等等诸如此类。
处在这个理解层次的人,当问题发生的时候,他首先会把问题归结成「因为环境的不好」而产生的问题。比如:
●孩子自闭症,一定是医生误诊,医生就看了几分钟,就下判决了?
●孩子自闭症,一定是他爸爸/妈妈遗传的......
●孩子自闭症,是因为小时候没注意,总是让他一个人玩,看电视......
总之,发生了现在的这个困局,不是我的问题,是别人的问题,是带养问题,是家庭环境的问题,是老公(老婆)的问题,是运气的问题,都是我命不好,有了这样一个孩子......
而他寻找解决办法的路径,也会从改变环境的角度去思考。比如:
●以前都是老婆(老公)带养不好,看电视太多,那我从现在开始,24小时陪伴,填满孩子的每一分钟时间......
●老公(老婆)就是个大自闭症,这个...没法换,但是要让我出口恶气,不给他好脸色......
●医生诊断了,我不死心,我一定要去找好医生去看,去北京找郭延庆,去广州找邹小兵,要排队?没关系,那就*牛.....更有甚者,听说意大利有个好医生......
●我命不好?我不认,我一定要寻找孩子不是自闭症的证据,比如不断的去叫孩子名字,孩子有了回应就宽慰了。和孩子疯玩,孩子看了一眼自己,又发现一个不是自闭症的证据......
●孩子没进步,肯定是老师不够好,我要去找最贵的机构,最贵的老师,哪怕是卖房,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
什么都找了,最后还是不好,那自闭症就是这个样子的,不是我的错,是全世界的难题……
不知道你身边有没有接触过这种家长,只要一与他们接触,就会感受到这「满满的负能量」,感觉这人世间的不幸都被他们碰巧遇上了,命运多舛的不行,分分钟生活就无法继续了...
我们通常称这种行为叫做「抱怨」,但你是不是也曾劝说过这些人不要抱怨?他们似乎好像也知道抱怨不好?但为什么他们还是在不断抱怨呢?
那就是因为他们的理解层次处在了最低的「环境层」,他们对世界的理解被死死的困在了这个层次,并不是他们想抱怨,而是在他眼里,除了看到环境之外,再也无法看到其他的了。因此,他们能想到的最好办法,也就只能是换个更好的环境了。
如果是“怨妇型”家长遇到了自闭症孩子,他似乎除了抱怨,他是真找不到还有什么原因能解决这个问题......
no.2第4层家长
别名:行动派
所处理解层次:行动
典型思考模式:我还不够努力!
我们往上走一层,来到第二个层次「行为」
想要解决自闭症的问题,那你就得开始行动啊!你不能改变自闭症这个事实,你能改变的只有你自己!孩子为什么还没有进步?就是因为你还不够努力!
是不是听着很鸡汤?有点像成功学?
处在这个理解层次的家长,在外人看来是一位非常乐观,充满正能量的人,他们从不对环境妥协,他们相信上天不负有心人,只要我持续努力,事情一定会有转机!
他们是人们眼中的「行动派」、「实干家」,是自闭症孩子的模范妈妈。
处在这个理解层次的人,当问题发生的时候,他首先会把问题归结成「因为我的努力还不够」而产生的问题。比如:
●孩子进步不够?因为我还不够努力…
●孩子哭闹?是因为我还不够耐心...
●孩子不理人?是因为我还不够嗨的起来......
总之,孩子发生了问题,先从自身找原因,看看是不是因为自己偷懒了?是不是努力程度还不够?是不是要加大投入?
如果你处在「行动」这个层次上,「环境」的问题就变得不是那么重要了,因为一切都是自己的原因,因为自己还不够努力!
要解决问题,你就会从「行为」这个层面去寻找解决办法,看看还有什么事情是可以去做,去改变的?比如:
●孩子最近语言进步慢,今晚开始多加1个小时的语训!
●孩子认知太差,我再去买几盒卡片!
●孩子对人不感兴趣,一定是我性格太闷了,明天开始疯起来!
但是,我们不禁要问,是不是努力了,孩子就能进步吗?
努力,的确是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但远远不是充分条件。
为什么那么多人不喜欢鸡汤?反对成功学?就是因为它们只告诉了你要努力,却没有给你方法,它们只是帮助你脱离了最低的「环境」层,来到了第二低的「行为」层!以为给你打一针鸡血,你就开始奋斗了,就一定能成功了!
问题的解决,孩子的进步,并不是只靠「努力」就能完成的,一定有更重要的因素在背后推动,我们需要进入下一个层次...
no.3第3层次
别名:学霸
所处理解层次:能力
典型思考模式:方法总比问题多
什么是能力?就是你能用更简单、更高效的方式解决同样的问题,有选择便是有能力。
理解层次处在「能力」层次的人,当孩子发生问题的时候,首先会把问题归结成是「因为我的能力不足」而产生的。
所以,他们也会在「能力」这个层次里去寻找更好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比如:
●孩子进步不大,所以我要去看书,去参加各种自闭症讲座来武装我自己,各种自闭症的理论都要去研究过......
●孩子对人没有兴趣,我就专门找侧重于疯玩的理论书来研究,期待用各种夸张的语气和表情来获得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