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大海小雨包容与接纳,才是自闭症儿童家
TUhjnbcbe - 2023/6/26 22:02:00

《大海小雨》:包容与接纳,才是自闭症儿童家庭与社会的解题钥匙

《大海小雨》是中国首部自闭症电影短片,影片由何晟铭主演,“幻乐”导演东熠执导,海亮融爱公益出品,于5月17日在全网上映。

电影虽微,情感却深,意义却大。

《大海小雨》讲述的是一个自闭症儿童小雨在确诊之后,以他为生活中心的家庭从抗拒接受、被动接受到真心接受的生活经历。在亲人的努力以及社会的帮助下,小雨最终被社会所接纳,并且有机会能够和普通儿童一样学习生活。

故事简单,但影片背后的现实意义却不简单。

借用影片中的一句台词:自闭症儿童是一道难解的题,这是医学事实——在医学范畴里,自闭症儿童暂时是难以治愈的。但在《大海小雨》这部短片里,却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尝试给出了这道谜题的解题钥匙——是包容与接纳。

家庭的包容与接纳:用爱和理解,看到自闭症儿童内心里的彩虹

每一个自闭症儿童背后,都是一个饱尝心酸的家庭。影片清晰传达了一个自闭症儿童家庭从拒绝接受到真心接受的生活历程。

01拒绝接受

发现小雨的不正常,小雨的医院检查,可小雨妈却反驳他:小雨那么聪明,怎么会有病,有病的是你吧。这其实也是一种拒绝承认,即便一切都还没有定论,但她就是不愿意去发现。好在大海坚持,最中小雨确诊为高功能自闭症。确诊的那一刻,小雨妈坚定的跟医生说:我要去找世界上最好的医生。但事实不容改变,小雨妈更极端的,想要带着孩子一起去死,被大海拦下。

对于不美好的事情,人的本能都是拒绝的。

02被动接受

大海是一名教师,他比妻子更加理智,他知道一个自闭症儿童对家庭意味着什么。他是一位深爱孩子的父亲,他的责任感和愧疚感促使他被动接受了孩子是自闭症儿童的事实。

但是他内心深处,也会为儿子的怪异行为感到无法理解,会因为别人的异样眼光和闲话而生气,也会因为儿子的病情感到无助。

他仍然是被迫接受这个现实,所以他在消极应对,因为他的愿望是,比小雨多活一天。作为自闭症儿童的父亲,他自己都把孩子当作了负担,是基于责任与爱子之心,在被动接受。

03真心接受

因为学校不答应收下小雨,大海辞去了自己的工作,带着小雨回到了老家生活。

他开始陪伴小雨的每一刻,陪他玩,陪他学习,当他发现即便小雨是自闭症儿童,他有时候暴躁,有时候顽劣,但他也有时候可爱,有时候聪明。

他接受了小雨是个自闭症儿童,当邻居们再次闲言碎语的时候,他一笑了之。他积极的去教导小雨去正确认知,即便过程艰难,但还是跨出了这一步。

当小雨的奶奶不幸过世的时候,小雨妈说不让小雨参加,觉得小雨会在葬礼上笑出来不好。可最后小雨仍旧出现在了葬礼上,这就表现出,在这个家庭里,作为小雨最坚强的自持者,他的父母已经接受了小雨是个自闭症儿童的事实,他们愿意积极应对所有的目光,不再逃避,不再自欺欺人。

他们甚至参加了自闭症儿童家庭的分享会。在分享的过程中,大海说到:从前是我们教他,现在是他教会了我们,要去笑着面对一切。而他们的愿望,也不再是比小雨多活一天。而当他们真心包容与接纳了小雨的自闭症,他们也能看到自闭症儿童丰富的内心色彩。

影片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在奶奶的葬礼上,小雨手上举着一幅画,在画里面,树木是红色的,云朵是蓝色的,他笑着参加葬礼,却也是在无声说明他的悲伤,只不过他的悲伤与常人的不太一样,正如他的画中色彩也与常人认知不一样。而我们也不难推测出,这幅画想必也是在父母的引导之下才能完成的,由此也能够侧面看出,这对父母已经真心的接纳和包容了这个不一样的孩子。

自此,在这个自闭症儿童的家庭里,不再只有泪水,也将会有新的欢笑。

社会的包容与接纳:自闭症儿童以及家庭都需要的是“无差别”对待

家庭是社会组成的基本单位,自闭症儿童难以治愈,但生存环境却是可以改善的。

在当今社会,自闭症儿童及其家庭常常会在社会中遭受异样的眼光,享受差别对待,这也是许多自闭症儿童家庭所面临的困境之一。

如果一个自闭症儿童及其家庭,能够真正的被社会所包容与接纳,那么自闭症儿童这道题的难度我想会降低很多。

有这样几个画面,真实的描述了人们对自闭症的误解:

画面一:医院排队抽血,开始尖叫,后面的家长说,这不是什么自闭症吧,是你们没教好吧?

画面二:小雨回到奶奶家,邻居说闲话,你看那家人这么聪明,怎么就生了个傻子?

在社会群体中,这种误解是真实存在的,同时还存在对自闭症儿童以及家庭的差别化对待。例如有的孩子会给自闭症儿童取外号,傻子,疯子等,这样的话语被家长听到,无疑内心更加悲痛。

作为自闭症儿童的家长,他们都需要有一个强大的心脏,但如果社会能够给予足够的接纳和包容,家长的心理负担就会减轻许多,家庭的幸福度和稳定度也将提升许多,更有利于为自闭症儿童创造一个稳定的成长环境。

而自闭症儿童以及家庭需要社会包容与接纳的,到底是什么呢?

影片中有这样一个场景:鱼缸里养了只身体缺了一块的鱼,大海看见了有些诧异,他问母亲这条鱼怎么少了一块?

母亲回答他说:少了一块又怎么样?还不是生命,谁又规定生命必须一样呢?

大海母亲的回答,正是影片所要表达的主题之一。对待自闭症所需要社会的态度,就是接纳他也是一种生命,也让他与其他的鱼群生活在一起,不需要区别对待。

当然,这只是理念上的需求。

联系到实践中来,自闭症儿童更需要的“无差别“对待,就是影片中所提到的自闭症融合教育。

《大海小雨》公益力量:引导人们正确认识自闭症,推动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

作为首部自闭症公益微电影,《大海小雨》的公益性力量得到了很好展现。

区别于自闭症儿童题材的电影,《大海小雨》并没有将自闭症儿童虚化成一个影视“符号”,不单一强调悲情,更着重于自闭症儿童的真实,没有加入过多的影视创作,力求展现出自闭症儿童最真实、最普遍的一种境况。

这样做的直接益处就是能够引导人们正确认识自闭症。

在许多悲情的自闭症儿童题材电影中,往往通过单亲家庭的艰难,例如《海洋天堂》、《我的影子在奔跑》等,虽然都是在讲述自闭症儿童的生活境遇,但悲情的基调浓厚,更突出于对父爱、母爱的无私歌颂,情感叙事更偏向于家长的生活线,并非儿童本身。这样的影片固然也优秀,但在某一程度,他会给人一种错觉,即自闭症儿童是一个很大的麻烦,他会导致生活的剧变,会束缚人,甚至会造成家庭的破裂,加深社会对自闭症儿童的恐惧。

但《大海小雨》则不是,它的叙事主线是回归儿童本位的,基调也并非完全的悲情。在影片色彩上选用了大块的绿色,以及明亮的长江,来强调本片中所蕴含的希望于光明感情色调,让观众能够对自闭症产生正确的认识,产生积极的看法:自闭症或者是难以治愈,但我们却能够改善,能够给予自闭症家庭更多的希望。

在现实意义上,《大海小雨》对于推广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作为一个门外汉,看完这个影片,接触到了融合教育这个词,也搜索资料了解了一下。

融合教育是一种针对自闭症儿童成长的教育方式,就是让特殊孩子(这里指自闭症孩子)和普通孩子在同一个环境一起学习,一起分享教育资源的一种安置方式。虽然融合教育在一直在推行,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还是遇到了很多困难。

这个困难在影片中也有所体现,大海四处为小雨找一张课桌,可即便是自己任教的学校,依旧不收。影片最后,校长也是在取得班级所有家长的同意之后,才决定给小雨一个机会的。

接受程度不高便是自闭症融合教育推行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接受程度不高的主要原因则是来自于人们对自闭症儿童的误解。

故此,《大海小雨》这部公益影片也是在描述这样一个问题,但影片结尾给出的答案也是在传达给大众一个新号:开展融合教育对于自闭症儿童的生活和成长是有很大的意义的,希望大众能够有更高程度的认可。

在影片最后,背景音乐《夜空中的星》响起来的时候,我落泪了。

因为对于自闭症儿童,有一个很诗意的称呼——来自星星的孩子。

很支持这种公益性电影,它能够更有助于我们去认识这个世界的苦难与美好,也能够促进人们观念上的进步。

个人觉得《大海小雨》这个片名,也是一语双关。它一方面是故事主人公的名字,在另外一个方面,自闭症儿童也称为“小雨人”,来自星星的雨,最终也是要汇入大海。

而这也意味着,面对自闭症儿童,我们需要将它无差别对待,让他们真正没有距离融入社会,成为社会的一份子。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海小雨包容与接纳,才是自闭症儿童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