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梅林的喜憨儿洗车中心火了,而比起喜憨儿,大家也许对自闭症更为熟悉,被称为“星星的孩子”的他们,长大后应该去哪呢?
就在昨天,一家专门针对自闭症人士的手工作坊在莲塘国威路正式挂牌启动,这也是深圳首个自闭症残疾人职康中心——罗湖区自闭症残疾人综合(职业)康复服务中心。
这里将为这些“星星的孩子”们提供就业岗位,帮助他们融入社会。
这所职业康复中心的前身是位于罗湖区仁爱康复服务中心的“星娃小站”,老师们在这里带领孩子们做一些简单的手工活和技能培训,而这些年过去,中心的第一批孩子们已经渐渐步入成年,也有了一定的谋生技能,但仍然很难像普通人那样去工作,因此,仁爱康复服务中心创建了这一专门针对自闭症人士的职康中心,现在已经接收了十几位年龄在20岁上下的大龄自闭症患儿。
小通君昨天实地探访了这所职康中心,在国威路上的一个小巷子里。
服务中心主任唐荧告诉小通君,她为走上工作岗位的“星娃”们拉来了第一批订单:将10万张印刷单张进行简单的折叠。喏,就是这样。
小通君看到,不少“星娃”们正认真地折叠一张又一张的印刷单张,不过有时他们也会停下手中的活计,东张西望,这时,工作人员就会耐心地提醒他们,继续坐下来完成这项工作。
这个小伙子告诉小通君他叫晨晨(音),折两张纸就要停下来玩耍一下…….不过只要有人提醒他又会继续认真地干活。
小宝(图右)正在和妈妈一起给笔筒涂色,妈妈说,之前小宝总是闷闷不乐,不愿意与别人接触,来了康复中心之后开朗了很多。姐姐们问小宝挣了钱要干嘛,小宝说:“我要给妈妈买个大钻戒,因为今天是妈妈生日!”
而浩源则一直埋头在给杯子上色,他说,想把挣到的钱给爸爸妈妈买点吃的。
服务中心主任唐荧
中心服务对象现在为辖区户籍年满18周岁的自闭症人士及心智障碍者,为他们提供庇护式的职业康复、日间照料等服务。学员可享受辅助性就业补贴和意外保险。只要全勤出工,就可以获得区里每月元的就业补贴,再加上手工订单的报酬,可以为他们挣得一份收入。
更重要的是,通过让自闭症人士及心智障碍者投身于职业体验、练习和各种社会活动,为他们提供一个庇护式安全、融洽的康复与工作环境,让他们渐渐融入社会。
类似这种手机贴,就是一家银行做的小礼品,星娃们负责将它简单包装好,背面是银行的品牌信息。
除了“星娃”之外,这一中心还帮助自闭症人士的妈妈创作一些手工作品和创意产品,为这些多年来辛苦照顾星娃的妈妈们提供再就业的机会。
唐荧还特地嘱咐小通君,希望爱心个人和企业如果有适合星娃的各类手工完成的订单,如印刷品折叠、物品包装类的,都可以介绍给星娃星妈,为星娃创造价值、为星妈提供再就业的机会。
关于自闭症,你该知道的事情自闭症是孩子的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孩子最明显的就是语言障碍。孩子无法正常的和别人交流,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都有很大的影响。那么自闭症孩子长大后会面临哪些问题?居住考虑到自闭症障碍轻重程度不等的所有人,如果把那些具有高度技能的以及除了只有非常轻微的三合一障碍以外并没有其他任何残疾的人都包括在内,就可能有某种把握说,能力最高的成年人之中的大多数都能够独立生活。但其中还有许多人没有足够的自我照顾技能、持家技能以及实用技能,或者没有足够的常识来拥有自己的家庭。
一部分人继续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如果他们有固定的受保护的或开放性的就业机会,有一些休闲活动,而且在家里能通情达理地合作帮助,这样的居住方式也许相当不错。可是一些人因为得不到有报酬的工作,当地又没有适合他们的受保护的就业机会,也就没有任何一种外出活动。处于这种情况的家长有可能得到全国及地方孤独症协会的支持和帮助。
就业适当的就业机会,无论是开放性的,还是受保护的,只要能利用他们的特殊技能,并为他们所喜欢,乃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其自尊心、最低限度地降低其失调行为的最佳途径。能力较高的孤独症障碍成年人能受雇从事有报酬的职业范围很广。除了能力水平及特殊技能领域之外,某些因素对成功就业来说也是很重要的。有同情心、有见识的雇主,以及宽容的工作伙伴是其中最为根本的。社会交往及沟通方面的障碍排除了需要与人们进行许多交往及交谈的工作机会。孤独症患者缺少灵活性,这意味着他们可能不适合那种指令复杂、方法常常变更的工作。
婚姻有孤独症障碍的幼儿父母经常询问的一个问题是:他(她)将来能结婚有小孩吗?到目前为止,对那些在童年时被确认为患有孤独症障碍的人们的追踪研究表明,实际上他们没有任何一个结了婚。考虑到社会交往方面的严重障碍,这种情况是意料之中的。
可能结婚的是这样一些成年人,他们的三合一障碍最为轻微,具有平均的能力或者较高能力,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从来没有被诊断过患有孤独症障碍。如果孤独症障碍患者的配偶尊重他的才能,并且了解和接纳他古怪偏执的行为,这样的婚姻是可行的。婚姻出现问题往往是因为配偶要求他能体会别人的感情以及有更多的情感方面的投入,而这是孤独症障碍患者所不能给予的。
孩子的降生会把事情弄得更糟,因为孩子的需要会增加夫妇间相互支持的需要,而且婴儿及刚会走路的小孩子往往会有破坏任何有序生活的企图。在孤独症障碍的病因方面,各种遗传因素是有充分证据的。迄今所能得到的数字都与这样一种风险有关:即父母如果已经有了一个患孤独症障碍的孩子,就有可能再有另一个。如果父母中一方或双方有轻微的孤独症障碍,或者有社会交往障碍或沟通障碍,或者重复行为,这种风险空间有多大,还没有任何统计数字,不过这种风险似乎可能高于一般人。
撰文:文嘉
编辑:曾琪
(深圳教育通,深圳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最认可的权威新媒体平台,通名校、通媒体、通密卷)
“深圳教育通”的文章都是小通君一个字一个字码出来的,转载请先打招呼并附上小通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