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的研究近些年做地风生水起,好像越来越多的孩子被诊断为孤独症或孤独症倾向。孤独症这类有社交障碍和刻板型的儿童越来越被大众熟知,但真正弄明白孤独症是怎么一回事并不是容易的。现在大众眼中的孤独症与十年前我的大学期间了解的孤独症差不多。
孤独症是世界范围内的难题,它的发病原因还未确定,但是可以确定的是,自闭症是先天的,而不是后天形成的。一些忧郁的文艺青年会写出诸如“生活让我患上孤独症”类似的句子,这样的说法是不合适的:一方面,孤独症不会因为环境发生变化,后天形成。它是一出生就有的,只是在三岁之后才会被明确诊断,并且是伴随终生的;另一方面,孤独症是一种发展障碍,不是疾病,世界范围内没有一种方法或药可以宣称对孤独症有效。正确的做法是进行康复训练。如果你遇到诸如像“根治孤独症”这样的广告,那一定是骗子!需要提高警惕,防止被骗。
孤独症不是后天形成的最近我在浏览网页的时候。看到了一条“孤独症摘帽”的关键词,我的第一反应是,“摘帽”这两个字一定是带引号的,孤独症是不能被治愈的。果然。这个关键词的背后,是一个孤独症儿童的康复之路。这个叫小叶子的孤独症儿童,在两岁时被诊断为疑似孤独症,三岁后被确诊为中度孤独症。两岁时,敏锐的当医生的爸爸就发现了孩子的不同,确诊后,一家人更是下定决心,一定会对孩子的康复全力以赴!正是因为父母的积极干预,同时,父母拥有较高的文化程度,他们自己摸索出了一套“厉害”的训练方法,用于日常小叶子的早期训练。爸爸提到,每天和孩子坚持做徒手游戏、平行游戏,不断去找同龄小朋友互动。现在的小叶子,已经是五年级的小学生啦,与普通儿童没有差别。以至于很多人会认为,是不是当初误诊啦,小叶子可能只是发育迟缓,并不是孤独症。对这一点,叶子爸爸用非常鲜明和严肃的态度做了解释,小叶子就是经过训练康复的中度孤独症患者。
关于“摘帽”,叶子爸爸的说法我也是非常的赞同。他首先坚定的相信孤独症儿童一定能摘帽,因为在叶子爸眼里,小叶子就是成功摘掉孤独症帽子的孩子,他是从孤独症儿童的两大核心障碍的角度加以解释的,现在的叶子几乎看不到社交障碍和刻板行为,叶子在这两大方面已经明显的改善了,这不就是摘帽了吗?叶子爸也说了,叶子虽然有时候会胆小,不够自信,有时候也会因为别人不回答他的问题,他会一直问个不停。但是如果就凭这些特质,就说叶子还是孤独症,那么几乎我们身边的人,有很多都是孤独症。你可以回想一下,你的身边是不是也有内向,不爱说话,也有固执、刻板、脾气大的人,难道他们的社交障碍和刻板行为也要被说成是孤独症吗?显然不是的,所以叶子爸告诉大家,孤独症是可以摘帽的,他为众多孤独症儿童家庭带去了希望!
小叶子爸分享过小叶子五个方面到现在也很特别的地方,这些特质是大大改善了的,在普通的孩子身上也会出现的现象。叶子爸并没有否认孤独症伴随终生的观点,但是见过叶子本人的人都看不出他与正常孩子有什么不同,小叶子已经可以融入社会了,这不就是我们最终的目的吗?
如果一种理论能够讲得通孤独症儿童身上发生的任何事情,那是不是意味着这套理论足够科学,很高兴能看到这个案例。我相信终会有一天,我们一定能窥探孤独症的秘密,让孤独症“摘帽”变成简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