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自闭症儿童推迟一年入学才好不,我觉得这
TUhjnbcbe - 2024/10/7 16:53:00

VOL

“我很感动,每一步遇到的老师都很好。”

九月十月,是面临就学和升学的孩子家长的焦虑月。大米和小米发布了不少与自闭症孩子学习相关的文章。

入学后不会写字?我们整理了一份自闭症孩子学写字指南。(凯爸:找准诀窍,自闭症孩子学写字并不难!)

有的孩子智商70出头,妈妈却选择轻学业重家务,花了10年时间,硬是把中重度孩子教成做饭和家务能手。(自闭症男孩,2岁开始做家务)

还有双胞胎姐妹分别是多动症和自闭症,妈妈一路带着两个孩子过关斩将,帮大女儿顺利开启初中生活,又一边教小女儿在homeschool学习赚钱。(双胞胎把妈妈逼成教育家:姐姐多动症,妹妹自闭症)

今天的文章,也来自一位自闭症孩子妈妈的分享。

她的儿子仔仔(化名),刚刚顺利升入二年级。仔仔确诊5年来,妈妈努力帮助他融入同龄人,上小学也要跟同龄孩子同步——

“上学或许不需要延期

但你需要这样做!”

特殊需要孩子要不要晚一年入学?

我的个人经验是:到了适龄年纪就去上,可能不需要拖!

他们的心智发育会普遍晚一点,但并不是晚上一年,孩子就恢复得好一些,更重要的是孩子需要长期干预,科学教养,上学就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项。

随着年龄的增长,虽然自闭症孩子的大脑没有发展到同龄孩子的水平,但经过积极干预后,孩子没有明显攻击行为或多动行为,是可以参与到普通同龄孩子的生活中。

如果是重度的自闭症儿童,经过积极干预治疗,确实不能读普通学校的,也可以进入特殊教育学校学习,这也是上学。

家长都希望孩子能读九年义务教育的普校。但,这在有些孩子身上并不合适。

别说是有社交障碍的自闭症孩子,就是正常孩子,也并非都适合去家长认为好的那所学校,这里涉及孩子的适应情况和心理成长问题。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我们的孩子还没能“走路”,就要去“跑步”的学校,用统一的模式去教育他,那并不合适。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各有不同。

学校有很多类型:公立学校、私立学校、半私立学校、创新小学(区别于传统的义务教育小学,以素质教育为主,多为私立学校)、华德福小学(具有华德福教育理念的学校,会针对学生的意识成长阶段设置教学内容,不以成绩为目标,更重视孩子本身的成长,尤其是学生年龄小的年级,多以艺术教学形式为主)、既干预又教学的机构、特殊学校……非常多,即使是同一种,也各有不同。

去什么学校?什么学校适合孩子?学校校风怎样?有什么特色?找已经入校的家长了解情况,提前参加学校活动等,都是家长需要准备的功课,家长要去发展的关系,家长要去诚恳沟通的地方。而不是像掷骰子一样,让孩子投到哪个学校就是哪个学校。

幼儿园快结束时,老师和仔仔拜拜

“先摊牌!,

别怕!”

很多家长担心学校不接收孩子,就隐瞒孩子的真实情况。将心比心,换你是学校和老师,心里也会不舒服。打学校个措手不及,学校又该怎么处理特殊孩子发生的突发性事件呢?怎么对其他孩子家长解释呢?

所以我主张先摊牌。

和自闭症家长交往多年,我见过中度的自闭症孩子能从幼儿园一直读到初中,上厕所都有同学陪伴照顾。

因为这个特殊需要孩子,其他孩子也学会了如何与特需人群相处,体验了不一样的九年义务教育生活。

这并不是运气好,而是孩子的父母与学校、老师、全班孩子及家长成为了长期的朋友。

仔仔的休闲时光~

孩子的教育之路很长,送进学校,没有劝退,都只是开始。准确说是“开始有了7岁孩子的校园生活”。就像正常孩子,进入小学后的心理和生活也会和幼儿园大有不同,我们的孩子也是一样。

不能希望小学是照顾孩子的另一个幼儿园,而是孩子要和其他同龄人一起走的一段人生之路。

不能仅仅希望孩子能遇到有爱的班级,而是我们要“创造”这样有爱的班级。

孩子读书是大事,推动全社会了解和接纳自闭症人群,是更大的事。大到全国、全球,小到一所学校,一个班级,都是我们需要努力争取的对象。

也经常有听到有家长说,道理都懂,但不知道怎么做?是真不知道怎么做?还是“我不想做,等靠要,看运气吧”,哪些想法占上风呢?

我们完全可以对自己说:

我能做好送孩子入学这件事。

我能将孩子进去一所适合他的学校。

我能让全班接受孩子。

我能和其他家长做朋友。

我能接受孩子跟不上全班的成绩。

我能接受孩子即使被拒绝也没关系,不行再找合适的学校。

我能让孩子上学读书,帮助孩子干预。

“我能”就是一种立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我们都需要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去看待世间的各种事情。

晚上和小朋友们一起写作业,小学生很多时候都需要监督

“我们不只是家长”

我们可以用“用户思维”来思考孩子读书的事情:如果我们是老师、是学校管理人员,接到一个自闭症孩子,我们会怎么想?

“我”至少希望孩子父母是配合学校工作的,不是扔给学校就不管。(这种家长太多了)

“我”希望孩子不会有课上吵闹、课下打架这类行为。(这也是对正常孩子的要求)

“我”希望孩子不要拉低班级成绩,毕竟不是同一类孩子,“我”不是特教,我的经验适合绝大多数学生,确实有可能没办法教会自闭症学生。

“我”希望孩子能达到一年级学生该有的生活自理。比如:会排队、能找到自己教室、进了教室能找到座位、找到座位能听老师指令拿出相应的课业书本、上课尽量别走神,走神也别影响他人、作业能基本完成、和同学友好“相处”、能跟着参与一些集体活动,而不是只是在教室发呆。

转换身份思考孩子上学这件事,而不是继续停留在家长身份。对家长来说,能理解老师、理解学校,这里就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幼儿园毕业啦~

1.从幼儿园开始,提前做好孩子的基本自理。网上有很多这类课程可以学,还可以利用绘本,比如《大卫不可以》、《小企鹅乔比的成长故事》……

教孩子生活自理不会一蹴而就,他们就是一颗小苗,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在不断重复中磨炼耐心、毅力以及爱,这就是教育。

2.及时把孩子在家里的学习情况反馈给老师。家长管不管孩子,从家长与老师的沟通程度、态度开始。

3.重视亲子沟通,对孩子做到充分尊重,接纳、赏识。不是孩子一哭闹、一发脾气要么马上满足,要么粗暴打断,一顿批评。不管孩子情绪失控的前因后果,也不给孩子发泄出自己的情绪。不重视亲子沟通,就不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4.家长以身作则,创造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并给孩子树立榜样。比如,我看到有些在课上睡觉的孩子,被老师提醒“孩子晚上要睡够10小时。”家长有没有做到让孩子提前上床睡觉,自己也不熬夜?再比如,上个学期,仔仔所在的班级做了一次眼睛检查,结果十几个孩子视力下降,这些基本的习惯,家长有没有提醒过孩子。

5.了解孩子的家庭作业,并辅助监督孩子完成。一年级的课业要求并不难,轻度、中度的孩子完全有能力完成。而一个认真完成作业的学生,一个即使教育孩子很艰难,仍在努力前行的家长,我相信也会得到老师的认可。

6.配合学校和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平时多

1
查看完整版本: 自闭症儿童推迟一年入学才好不,我觉得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