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
“我不知道这个孩子怎么了,他就是不吭声,成绩又差,所以我吼了他”小李的爸爸说。
小李,今年14岁,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班级成绩排名倒数第一。小李父亲是一名技术人员,受过高等教育,但是行事刻板,在家里很强势。小李父亲完全不能理解小李为什么不爱说话。每次给小李辅导学习,如果小李不吭声或者犯错误,小李父亲就会骂他,说小李太蠢。长久以来,小李和父亲的父子关系极度恶劣,小李越来越不吭声,觉得父亲是大恶人,父亲也觉得小李又蠢又没用。于是小李的母亲求助于社工,一方面希望社工教小李如何跟他人沟通,另一方面希望社工缓和小李和其父亲的关系,能理解父亲。
理论分析
埃里克森认为,人要经历八个阶段的心理社会演变,这种演变成为心理社会发展。根据第五阶段,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
小李从出生开始一直就是一个安静内敛的人,在这个阶段案主本能是想与人沟通和交流,但是碍于自身的能力和个性,他在这一方面的冲动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回应,因此对他造成了困扰和混乱,案主没办法解决这一方面的问题,这导致案主越发不敢说话和不愿意说话,在与人交流和沟通方面就出现了问题。
介入过程
“他好像从一出生就比同龄人差一些,我们很担心他,但我们没办法跟他沟通”小李的母亲说。
第一次会面,小李母亲告诉社工,小李性格很内向,能力相对同龄孩子比较弱。小李的成绩在班上是倒数第一,每次小李的爸爸想跟小李沟通学习,小李总是不吭声,说着说着他爸就没了耐心,然后就吼起来。小李本来就不爱说话,被吼了几次,就完全不跟他爸爸说话了,任他吼。
“你是想告诉我,你其实是有努力在学习么?”社工问小李。
第一次见到小李,小李虽然一直不肯开口,但是将自己各类学科的课本,功课和批改内容一本本的拿给社工看,并且挨个给社工指功课里老师打勾的地方。
社工认为小李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告诉社工,他有好好学习,有在努力,但是成绩还是上不去。于是社工询问小李,是不是想告诉社工,自己在很努力的学习,小李不说话,但是点了点头。
“他给你拿的可能都是他自己抄的答案,没一道题是他会的,你不用管他给你看什么!”小李的父亲说。
小李的父亲看到了小李的举动,告诉社工说,小李的功课太差了,这有可能都是他自己抄的答案。社工回应小李的父亲说,小李的功课里明显有老师批阅和更改的痕迹,应该还是认真学习并完成了作业。小李父亲表示自己也没仔细看,但就是觉得他肯定都不会。
“小李现在的情况,医院做一下检查。”社工告诉小李的父母。
社工尝试与小李进行了多次沟通以后,发现小李无论如何都不愿意开口说话,只是执着的分享自己的课本和功课给社工看。社工于是建议小李的医院做检查,或者看一下心理医生。
小李的父母听从了社工的建议,医院做了检查,诊断结果是小李患有自闭症。医生表示,不管小李患有自闭症是先天还是后天的,小李父亲对小李的态度和父子之间的相处方式,都是加重小李自闭的一个重要原因。
最后,在社工和小李父母的沟通下,小李被送进了特殊学校,开始接受康复治疗和教育。
案例参考价值
对于社工:
1.处理亲子关系问题,问题的根源不在孩子身上。
像小李这样的案例,当社工父母求助于社工,并且述说小李各种问题的时候,社工应该辩证的看待孩子父母所表达的问题。在寻找造成问题的根本原因的时候,一方面要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一方面也要多与孩子的父母沟通,从整个家庭层面去找原因并进行介入。
2.社工不应该让家长成为社工介入儿童青少年的阻碍。
很多家长在孩子出现问题之后求助于社工,但却在社工介入的时候经常插嘴,想代替孩子去表达,并且不认同孩子表达的观点,一面又会让孩子说,一面又指责孩子说的不够具体完整,缺乏耐心。社工这个时候可以选择单独与孩子见面,也可以选择与家长沟通,让社工在询问孩子的时候,家长不要发表观点,虽然这很难,但你也可以试试。
3.社工要学会和孩子沟通,也要学会和家长沟通。
社工介入青少年和儿童问题的时候,很多时候是需要跟儿童青少年的父母进行沟通的时候,因此社工一方面要学习与儿童青少年沟通的技巧,另外一方面,也要学习与家长沟通的技巧。具体技巧,奇趣社工考虑在出。
对于父母:
1.父母应该学会肯定,认可和尊重孩子自身的性格特点。
作为父母,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的独特性格和爱好。父母应该学会肯定,认可和尊重孩子自身的性格特点,而不是希望孩子成为自己认可的样子,或者成为和父母一样的人。内向的人也有内向的优势,父母不应该总是想改变自己的孩子,这既会让孩子产生心理障碍,也会影响家庭关系。
2.父母多大,孩子多大,在让孩子理解父母之前,请先理解孩子。
父母总是希望孩子能理解他们所承受的压力和辛苦,让父母对孩子提出的所有要求都变得情有可原。但是父母在让孩子理解他们的同时,他们是否有好好地理解过孩子,时刻关心和注意孩子的情感和情绪呢?一个发育完整且有生活阅历的四十多岁的男性,为什么总是希望一个刚开始发育的孩子去理解自己,而不是去主动的了解自己孩子的内心呢?
3、对内向的孩子要有足够的耐心与包容,并经常鼓励孩子发表观点。
一方面,内向的孩子会习惯隐藏自己的情绪和情感。而作为父母,如果想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应当学会耐心的倾听自己孩子表达观点和心情,给予他足够的时间,并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