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益普星孤独症儿童的蒙台梭利教育
TUhjnbcbe - 2025/1/21 17:58:00

蒙台梭利是意大利的一位女医学博士,出生于年,在从事助理医师期间她接触到智力残疾的儿童,并对他们的教育康复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根据她所学到的医学知识提出了“利用双手操作发展智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以促进智障或是孤独症儿童的能力提高。她认为单纯通过观察发现孩子的潜能和能力并促使他们发挥是不完全正确的,要通过实验去验证观察的结果,并针对孩子的特性因材施教,从而激发潜能,促进新思想。她主张通过判断生理学、心理学上的种种表现来决定教育的方法。为了让孩子在身心方面都能获得均衡发展,除了注意孩子在生理上的发育外,也要从教育学的立场研究其个别差异,让他们接受语言联系,使其从事有助于感官训练与生活礼仪培养的一些基础工作。并且,在教导的过程中,编制许多适合他们的教具,供其学习。

#一、蒙台梭利的环境要求

“儿童之家”是蒙台梭利教学理念的一个缩影。这种形式没有固定的形式,但必须有几间房子,可根据情况把每间房间布置成不同的功能场所使用(如浴室、餐厅等等)。为孩子设置的房间,要符合孩子的特点,家具中要具备有门的长形橱柜,柜子要足够低,以确保孩子可将物品放在上面,这个柜子专供孩子放共有的教材。另外一个必备的家具是有两、三排小抽屉的柜子,每个抽屉附有手把,色彩鲜明,并且确保每个儿童有自己的抽屉墙上要挂不同类别的画,可随季节及上课的内容变化,如花朵、水果、风景等,地上应方便让孩子席地而坐。“儿童之家”的设备没有明确的限制,全视儿童的需要而加减。在这里一切由儿童亲手做,如他们自己打扫、擦拭灰尘、清洁家居等,也包括一些生活中的其他功能。

#二、蒙台梭利的教育内容

蒙台梭利教育主要有“动”的教育、感觉教育、语言教育等几个方面。方法上运用立体的有一定形状的拼图、方块、卡纸、小木棒和笔等工具,以便形象地训练孤独症儿童的感觉能力及计算智力能力等,要遵从感觉上升到概念的顺序。通过榜样作用培养孤独症儿童们积极的学习热情。与饮食相关的训练既要适合孩子的体质又要严格定时。“动”的教育是在孩子有各种协调动作基础上进行的,如果没有适当的教育这些动作会无章法,在成人看来便是“不听话”。通常大人对待这些“不听话行为”常常说“不许×”的话语,然而这些话对孩子的行为并没有什么帮助,而且在一定年龄段杂乱无章的动作是孩子们发育过程中的表现,所以随意的下达指令是无效的。大人绝不可以为了减少孩子的乱动行为而让孩子静止下来,而是要有一定规律地下达有效的指令,给孩子们的行为注入规则和程序,让孩子们的动作行为有效,让他们做真正有效和想做的动作。孩子有了方向和明确的目的,便容易安静下来有计划地完成有序的动作。这种“动”的教育才是有意义的。“动”的教育和日常生活的主要活动如照顾自己、做家事、园艺、手工、体操及韵律动作等有关。感觉教育包括眼睛辨别能力的训练、手部触觉训练、精细动作训练、色彩感受训练、几何图形辨认训练、平面图形名称学习、立体敏锐感训练、听觉训练、音乐的训练等内容,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书写、读谱及算数等能力培养的内容。感觉训练内容一般按识别相同物、不同物、相似物的顺序进行,每种感觉训练均有相应的教学器材,可购买也可自行制作。语言教育是以感觉教育为基础的,这源于语言的前提是感觉世界,同时起始的发音训练也是与感觉训练相伴随的。语言词汇的训练遵循从具体实物向抽象词语的过渡。具有一定词汇后,要训练孩子观察判断事物和以自己为中心建立顺序的能力,这样才可以逐渐形成正常的对话。有了顺序以后开始注重语言的准确性,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语言训练所获知的语言能力才可能持续和稳步提高,否则易造成“背诵语言”。

#三、蒙台梭利教育中自由的原则

在孤独症儿童的学习过程中,教授者要注意入的时机,要尊重孤独症儿童的人格,让儿童在精神上有一定的自由,这样儿童对学习才有足够的热情。当出现问题时要尊重儿童,要以一种尊重、镇定和等待的态度来看待儿童的不好行为。教授者要礼貌的对待儿童,要学会静观等待,并时刻准备着与儿童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就像我们成人做事时不愿被打扰一样,孩子也是这样,在儿童们需要时我们知道如何帮助他们便可。强迫孩子、压抑孩子以及粗鲁的态度对待孩子都是不可取的方式。学会间接干预、等待成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法则,要借助儿童内在的力量,达到他们自我学习的目的。孤独症儿童的人格特质与他们本能直觉有重要关系,只有尊重儿童,他们才有自信、自立和热情等特质的出现。一个儿童的塑造过程就是自我的实现的过程,所以从开始就要尊重儿童的自由,促使他们有自我塑造的机会和能力。给予自由前提下的诱导行为,可减少儿童与叛逆行为的出现,这有利于儿童良好道德的建立。

1
查看完整版本: 益普星孤独症儿童的蒙台梭利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