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小学这件事儿,令很多孤独症孩子的家长五味杂陈。
孩子能进入普小,跟普通孩子一起生活、学习,一直是孤独症孩子家长梦寐以求的事情。
然而,孤独症孩子想要顺利入学,适应学校生活并不容易。
由于孤独症孩子最核心的问题是社交障碍,在社会适应方面会存在诸多问题,比如:
(1)社交方式不当,打招呼时会有较大肢体动作
(2)没有规则意识,上课时随意打断老师,或者自己乱跑
(3)问题行为严重,比如经常大喊大叫
(4)没有情绪管理能力,比如一被批评就大哭
(5)无法理解、遵守老师的指令以及要求
(6)注意力分散,无法听一堂完整的课,跟不上老师的节奏,不会回答问题等
(7)无法自理,比如难以合理安排自己的如厕时间、不会把自己的物品收拾好
这些问题,都有可能成为孤独症孩子融入小学生活的阻碍。
小学生的日常要求
(1)能听懂、跟随小学课堂的规则,日间活动的常规
(2)能与同学、老师合理社交
(3)能自行处理在学校的日常生活
(4)有基本的学习能力,有较长时间的课堂注意力、记忆理解课堂内容
因此,孤独症儿童在入学前需要做好万全的准备。
而幼小衔接课程通过对孩子科学引导,提高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孩子从幼儿园向小学自然过渡。
一、制定三大核心目标
(1)适应性目标
包括:锻炼与同伴及老师之间的交往能力、加强自我管理、树立规则意识等。
(2)能力性目标
包括:掌握一定的基础学习能力,如视觉学习力、听觉学习力、动觉学习力,高级学习能力,如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及语言能力等。
(3)知识性目标
比如学会简单的拼音读写、句子理解、加减法计算等。
二、实现三大学会
(1)学会自我管理
包括:学习活动的自我管理、日常行为的自我管理、以及校园一日生活的自我管理。
小学有很多学生守则,学校规章制度,孩子需要自己学会集中注意力,学会自控、自理,有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才能真正实现幼小衔接,校园生活才能从被动变为主动。
(2)适应校园生活
适应校园生活的作息时间,理解、主动遵守纪律,学会跟随不同科目的学习任务。
(3)学会自行解决问题
在幼小衔接阶段,通过模仿小学课堂的方式,利用一切自然发生的情景,帮助孩子分清问题的性质及程度,给予孩子处理、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孩子学会自行解决问题。
可见,幼小衔接课是孤独症孩子通往普通小学的一座桥梁。
现宜童幼小衔接体验课招募中!可参考:新鲜出炉!速度领取幼小衔接公益体验课,快来预约抢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