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讯(记者/许萌萌)11月23日晚,我国著名儿童发育行为专家、中山三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学科带头人邹小兵教授走进线上课堂,为学生们主讲了《自闭症与脑科学》内容。围绕近年来国家、社会、群众高度重视的“自闭症”话题,课堂的精彩讲授引发学生热烈讨论。课堂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也从人文关爱、社会责任的角度为学生上了最好的一课。
自闭症人士常常共患各种精神障碍
“老师,我只是碰了一下他用筷子搭好的模型,他就对我大发脾气,而且他一玩起那个筷子来,谁叫他都像听不见一样!”日常生活中,大家有可能都遇到过这样的儿童或成人。在儿童发育行为专家看来,可能首先会考虑到自闭症谱系障碍(ASD),简称自闭症。
邹小兵讲道,自闭症患者共同的表现可以归纳为社会交往障碍(如不合群、不听指令),狭隘兴趣和重复刻板行为(如沉迷排列物品、研究恐龙、反复按开关等),并伴有一些感觉异常(不怕痛,爱看旋转的物体等)。部分自闭症人群也取得了非凡成就。比如一些自闭症儿童利用出色的机械记忆优势在三岁就能全文背诵三字等。
但需要引起
呼吁给予自闭症孩子更多信任与尊重
由于部分人群对自闭症的不解,自闭症儿童有时在学校与社会中难免面对被污名化、被欺凌、劝退的困境。邹小兵表示,青年学生应该和自闭症儿童的家长们站在一起,在学习工作有余力之时,积极投身宣传发展特殊教育与融合教育的事业,在各界共同努力下,让自闭症孩子和家庭感受到更多的信任与尊重,温暖和帮助。
他也主张,医生应该站在患儿和家庭的角度去理解接纳和开展诊疗工作。自闭症孩子们首先需要的是理解、容忍、接纳、尊重、赏识。在这个理念下,在孩子快乐的情绪下,再让家长学会如何适度而巧妙地提升孩子的社交技能。
据悉,邹小兵在年牵头成立了中山三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这也是我国首个儿童发育行为障碍性疾病专业诊疗机构和发育行为儿科学研究、教学基地。在门诊诊疗同时,中心于年开设国内首个发育行为儿科病房,并成为“全国自闭症诊断干预培训示范基地”,迄今综合实力国内领先。
中山三院儿童发育行为专家团队率先提出自闭症稳态失衡致病机制,创造性提出基于自闭症文化理念下的教育干预三原则,以及符合我国国情的自闭症结构化社交行为干预BSR模式,并常态化开设相关亲子互动培训课程,改善孩子的社交能力同时,让家长学会自闭症儿童的照料、相处、教育,改善儿童与家庭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