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自杀已成为全球青少年死亡的第三大死因,3
TUhjnbcbe - 2020/11/28 14:39:00

本文转自:光明社教育家

初春时节,天气仍是寒凉,伴着午后斜阳,我们如约来医院五楼的会议室,一身医者白衣的陆林教授已经在此等候。

作为教育记者,采访医生并不多,正是因为这一袭白衣,如清风一缕,让人莫名心安,跨界采访的拘束感瞬间荡然无存。

初见陆林教授,以为他会给人世事练达的持重感,不曾想举手投足之间,竟是朝气勃发的书生气度,让人不觉莞尔。采访中,他用极“科普”的大白话回答我们所提问题。并就我国儿童青少年的教育问题直抒己见,亦是深入浅出,对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疾病进行了理性分析。

记者的笔尖记录着时代,也见证着时代的发展,那些推动时代前进的磅礴力量,应该流淌在记录时代的文字中,凝练成时代的符号。对陆林教授的采访,也是一次记录,如果用最直观的语言来表达的话,那便是——医者之心,悬壶济世,朴素而温暖。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年的《世界青少年健康报告》指出:年全球有大约万青少年死亡,15-19岁为高风险阶段;自杀是全球青少年死亡的第三大死因;在10至19岁的青少年中,抑郁症是致病和致残的主要原因。

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这无疑为中国的心理健康行业打了一针强心剂。

据统计,我国由精神疾病导致的疾病负担占非传染性疾病总负担的13%,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而从全球范围来看,精神疾病的负担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为第三大疾病负担源。《中国青年发展报告》显示,我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约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相关数据同时表明,我国10%~15%的儿童存在焦虑抑郁、行为障碍等心理卫生问题,留守儿童群体内甚至高达30%。

有效阻击青少年精神心理疾病,需要病患群体、医院和整个国家的重视和参与,加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对于个人成长、国家人才培养、社会的和谐发展,都具有时代意义。日前,针对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我们专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医院院长陆林教授。

01

精神疾病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

Q

《教育家》:陆院长,我们了解到,您主要从事精神心理疾病的临床诊疗技术和发病机制研究。那么,我国现阶段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面临的挑战都有哪些呢?您作为“中国脑计划”中研究脑与精神疾病专家组的成员,您认为精神疾病研究在脑计划中的地位与预期如何?

A

陆林:从精神疾病的发生情况来看,我国儿童孤独症发病率近几年增加明显;在青少年中,由于学习压力导致的睡眠障碍与抑郁症的确诊率也逐年升高。要说挑战呢,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国家层面的立法。尽管有儿童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但对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立法还有所欠缺。

二是社会支持系统的建立。当前,学校、家庭往往更看重学习成绩,对儿童心理健康重视不足,这导致孩子成长压力过大,容易让孩子出现焦虑的情绪。目前比较普遍的不适切的隔代抚养、学业应试压力等,都是心理健康问题加剧的因素。此外,社会对心理卫生疾病的认知水平普遍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理念层面的制约最为严重,比如早期,家长、老师对心理问题并不了解,这在留守儿童群体方面尤甚。

三是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目前,我国儿童心理健康相关医务人员数量不足,全国儿童精神科医生不足人,父母寻求专业帮助的渠道有限。

常见精神心理疾病患病率的增加,一方面和社会发展太快,竞争压力增加有关;另一方面也和公众对心理疾病的认识提高,使这类疾病更易被发现有关。

30年前,一个人如果愁眉苦脸、郁郁寡欢,周围人往往以为他在闹情绪,而现在大家慢慢认识到,他可能是抑郁了,会给他多些包容。精神疾病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远远超过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人类的器官中,最复杂的就是大脑,对大脑的结构和功能,我们还知之甚少。

精神疾病的复杂性、病因机制的不明确性,提示我们需要从国家*策、专业领域等层面,重视精神医学。在“中国脑计划”项目中,抑郁症、自闭症和老年痴呆成为最受

1
查看完整版本: 自杀已成为全球青少年死亡的第三大死因,3